www.亚洲精品在线|金瓶梅女主角|55av在线观看|麻豆影视文化传媒软件|欧美午夜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1国产精品麻豆视频|亚洲av色综合|91制片厂李琼下载|9277仙踪林果冻传媒|国产91色在线,免费,精品久久久香蕉免费精品视频,全网吃瓜在线,i社3d漫画酒店猎杀小萝莉2

電腦版
您的位置: 長樂新聞網(wǎng) >> 人文概況 >> 正文

一門閨秀詩事盛

http://www.duobangwang.com  2013-03-12 10:25:40   來源:福州晚報  【字號

  長樂鄭氏家族約在元初自平潭鐘門澳遷閩邑欽仁里(今長樂玉田鎮(zhèn)玉田村)。其家族中之有名望者有鄭邦祥(1587-1625),字孟麟,號太巫,居省城河?xùn)|街。少年博極群書,擅書畫篆刻,詩稿甚多,遭兵燹而毀。生五男,長子立文(名梓),邑庠生,為文博雅秀潔。遭父喪,青年即綜理家務(wù),督課諸弱弟甚嚴(yán),后獲授德化縣儒學(xué)訓(xùn)導(dǎo),僅二載賦歸。第四子立姬(名楨),讀書成才,為邑庠生,后補(bǔ)弟子員。立姬次子鄭善述,字孚世,號蕉溪,邑庠生,曾徙居建寧府建安縣(今建甌市)金雞嶺,中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舉人,京考下第,歸居長樂玉田蕉溪,授徒講學(xué)。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任河北固安縣知縣,為官清廉。著有《青氈集》、《敬收堂詩文》。

  鄭善述長子鄭方城,字則望,號石幢。稍長,外隨父讀書,內(nèi)受母教習(xí),不從他師。中雍正元年(1723年)舉人、十一年(1733年)進(jìn)士,任四川新繁縣知縣。為官清正廉明,精通《詩經(jīng)》,曾著有《行炙詩集》、《燥吻文集》、《綠痕書屋詩稿》十卷及《石幢先生遺文》,與弟鄭方坤合著《卻掃齋唱和集》、《晉安三鄭集》。三子鄭方坤,字則厚,號荔鄉(xiāng)。弱冠即有文名,與都門名流往來賡唱,詩出常被傳抄。中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舉人、雍正元年(1723年)進(jìn)士,歷任河北邯鄲知縣、景州知州、河間同知、登州知府、權(quán)兵備道。為官三十余年,著述不輟,有《十三經(jīng)經(jīng)稗》6卷、《五代詩話》10卷、《本朝詩抄》200卷、《全閩詩話》12卷、《讀書札記》4卷、《蔗尾詩文集》、《青衫詞》等不下二十余種。

  鄭方城長子鄭天錦,字有章,號芥舟。乾隆六年(1741年)鄉(xiāng)試第一名,中乾隆十六年(1751)進(jìn)士,任廣東連山知縣,廉政愛民,治行卓異,升瓊州府海防同知,未任而卒。著有《藝苑必讀》、《墨欽編制藝》。鄭氏一門方城、方坤、天錦有“同胞三進(jìn)士”之美譽(yù)。鄭天錦之子沂若,字子詠,工詩,著有《巾箱遺草》、《蛾術(shù)齋詩集》,見賞于黃任。成年后也課督弟妹,故鄭詠謝《鄭芥舟伯兄歸建安》詩有稱:“一別違庭訓(xùn),誰能讀父書。天乎偏我奪,壯也不人如。學(xué)古關(guān)心切,非君孰啟予。”深情回憶父兄啟蒙之功。天錦五男皆為庠生,或中舉人;其女佩玫,自幼習(xí)書知詩。鄭氏家族不僅歷代功名迭起,賡繼不衰,而且閨閣亦工吟詠。一門之內(nèi),兄弟姐妹叔侄均以文章、詩事名世,有聲于文苑。

  鄭善述之妻黃氏,名曇生,字護(hù)花,明工部主事黃晉良女,與黃任為表親。她年幼即跟從其父受經(jīng)學(xué),作詩文,溫純大雅,“不為閨閣香艷之句”。嫁鄭善述后,隨之到固安縣任上,期年政平,常招戚友至署,拈韻作詩,因而觥政俱舉。她雖在閫內(nèi),亦常與群從子婿、通家子弟唱和應(yīng)酬。著作甚富,但秘不示人,有《蕭然居集》二卷。晚年失明,猶口授孫輩詩書,曾有詩句稱:“不辭嚴(yán)督課,家世是儒冠。”鄭氏一門世代書香,而詩事之盛亦甲于閩都,端賴如黃曇生者內(nèi)主中饋之主婦,以課讀子孫為己任,以善繼儒業(yè)為使命。這在福州世家大族之中,實(shí)在代不乏人。

 

  鄭善述之女鄭徽柔,字靜軒,乃鄭方坤之姐,黃任表姐。幼承母教,能詩,善吟詠,嫁侯官陳日贊,早寡,托孤守節(jié)以終。著有《蕓窗蛩響集》一卷。鄭淑止,字菊生,徽柔之妹,著有《韞玉軒集》。其《別諸兄》、《閨情》等詩膾炙人口。

  鄭翰蓴,字秋羹,鄭方城之女(黃任表侄女),以通詩禮名家。嫁林其茂(曾任山陰縣令),早寡,自課二子林喬蔭、樹蕃,皆有令名,著有《帶草堂詩集》、《畫荻編》。鄭氏寡后,家境蕭條,惟剩殘書兩筐而已,她處之泰然。其《暮春感懷》詩有句稱:“幾有殘書堪課讀,家無長物不知貧”;又《送春》絕句云:“殘春委地恨無涯,狼藉誰憐舊綺霞。不忍看他零落盡,為伊細(xì)細(xì)護(hù)根芽。”實(shí)皆自況身世與教育子女的志向。鄭翰蓴之女林芳蕤,亦能詩,筆墨有韻致。

  鄭方坤膝前九女,皆工吟詠,有“一門風(fēng)雅”之稱。長女鏡蓉,字玉臺,嫁鄭文思,早寡,著有《論影集》、《垂露齋集》,其詩皆諧婉含蓄。次女云蔭,字綠菭,嫁嚴(yán)應(yīng)矩,工詩,多佳句。三女青蘋,字花汀,嫁翁振綱,其《夏日》詩有云:“隱幾橫斜書數(shù)卷,了將清課日初長。”可見其勤學(xué)之概。四女金鑾,字殿仙,嫁林守良,著有《西爽齋存稿》,其詩氣清藻麗,無愧家學(xué)淵源。以上四女同著《垂露齋唱和集》二卷。五女長庚,亦工詩,可惜篇多散失。六女詠謝,字菱波,又字林風(fēng),著有《簪花軒閨吟》、《研耕詩存》,其堂兄鄭天錦為之作序;論者比之為溫(飛卿)、李(商隱)之流亞。七女玉賀,字春盎,嫁陳華堂監(jiān)生(邑令陳琦之子),亦工吟詠。八女風(fēng)調(diào),字碧笙,嫁陳廷俊,有詩名。九女冰紈,許字林天桓,早殤。九女中,除長庚、冰紈外,七女皆有詩集。

  鄭方坤六女詠謝,還曾被閩省官員之妻福夫人延為塾師,教授其兩位女公子。她作《紀(jì)事述懷》詩稱:“憶予初生日,乃在鄒魯鄉(xiāng)。阿父時作守,嬉戲趨黃堂。稍長肆女訓(xùn),紉佩荃芷芳。繡余綴吟詠,優(yōu)游翰墨場。”說明其家庭教育之優(yōu)渥,詩文創(chuàng)作之繁盛。詩中也寫她為福夫人家教授雙女的心情:“掌上雙明珠,窈窕鳴珩璜。居然女博士,執(zhí)經(jīng)待論商。愧吾非曹姑,古意聊與詳。”

  此外,鄭天錦之女鄭佩玫,幼習(xí)書史,知詩。嫁浦城孫景韓,教誨兒子孫承謨,所課經(jīng)書皆親口傳授。如此算來,鄭氏一門內(nèi)外以詩書傳家者,至少有七代之久。

  鄭方坤一門群從,風(fēng)雅蟬聯(lián)。他官山東兗州知府時,退食余閑,日有詩課,且親自批示點(diǎn)評。還常拈毫分韻,與子女們唱酬,并作有《垂露齋聯(lián)吟集》。人們認(rèn)為,鄭氏閨門詩事之盛,古今未有及此者。

  (作者 盧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