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閩鵬村有一座小山,名叫鰲峰山。山并不高,但怪石嶙峋,樹木茂盛。這里的群眾說山上風水特好,還有許多傳說。
登上鰲山頂處,放眼四野,田疇阡陌交錯,小河在村邊緩緩流過,遠處的企業(yè)廠房林立如云。山上陡峰處有一巨巖,這巖石叫龍首石。龍首石上有“鰲頂峰”三個字,每字約有半米見方,是鄉(xiāng)賢卓洵所書。卓洵是鰲峰山附近的卓氏族人,中了進士,在他鄉(xiāng)任知縣。因在任上為民眾修建水利工程,得到皇帝的嘉獎。后來也為長樂湖南一帶修建水利工程,疏河挖港,灌溉北鄉(xiāng)許多村莊,受到人們的頌揚。關(guān)于造福鄉(xiāng)梓的故事,民間還一直流傳著。
鰲頂峰的西邊,是一片茂密的樹林。茂林叢中,有兩座狀如牛角的巨巖,人們俗稱牛角巖。兩巖并排而立,仿佛就是牛頭上的兩只角了。
牛角巖的下方,建有一座“卓塘境”。這座古代寺院式的建筑坐落在鰲頂峰腳下,院內(nèi)的后墻是壁立的山巖。這壁墻上有鯉魚的鱗狀圖案,且凹凸有致。村人認為,這是鯉魚穴,是兩只鯉魚在游。
鰲頂峰周邊有古老的民居,人們生活在鰲峰腳下,與鯉魚穴相伴。即使屋宇已十分破損,但還不想遷走。也許,他們正在等待著開發(fā)與挖掘,讓古老而又美麗的小山丘煥發(fā)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