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訊 近年來,鶴上鎮(zhèn)青橋村立足自身自然資源實際,大打 “青橋龍眼”這張?zhí)厣幕疲杂X把自然資源優(yōu)勢轉化成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動力,努力把青橋龍眼打造成媲美青山的鄉(xiāng)村特色新名片。
9月18日下午,地處彌勒山南麓的青橋村山坡地里,金風送爽、處處飄香,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掛滿枝頭的串串龍眼,一派令人心醉的豐收景象。
聽說記者來采訪,聞訊的村民主動的帶領記者在龍眼林間穿行,并介紹起青橋種植龍眼的悠久歷史來。據介紹,作為和“青山龍眼”完全可以媲美的特色名果種植專業(yè)村,青橋村年產龍眼4、5萬斤,目前種植有龍眼樹5000株,其中光50年以上的古龍眼樹就有400多棵。近年來,青橋村把挖掘“青橋龍眼”自然和文化內涵作為重要的工作來做,有意通過整合提升把“青橋龍眼”打造成一張產業(yè)名片,而加強以“和鳳一號”為主的古龍眼樹的全面保護成為了工作的應有之義。
經過多年的歲月積淀,“青橋龍眼”現(xiàn)在已經成為了賦予了特有文化內涵,具有青橋地域品牌效應的一種鄉(xiāng)村名果。今年青橋龍眼大豐收,價格也在市場上日趨走高。每斤龍眼基本都在12塊到15塊之間。
村民陳先生對于青橋龍眼和外地龍眼的區(qū)別,他有著很深厚的研究。 他告訴記者,青橋龍眼成熟的果實很光滑很甜,甜度很高,嫁接的都是村里有著多年歷史的古樹,相比較聲名在外的“青山龍眼”,青橋龍眼具有“皮薄、肉厚、核小”的特點,毫不遜色。
由于“青橋龍眼”屬于晚熟龍眼,與全國主要產區(qū)龍眼的上市時間錯開,因而更顯珍貴。接下來,青橋村將充分發(fā)揮“青橋龍眼”的晚熟特色,積極引導村民改良品種,嫁接新品,同時拓展線上線下的產銷網絡,努力把“青橋龍眼”打造成青橋村的特色新名片。
(記者 杜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