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2017年3月15日,長師附小--永泰實小結(jié)對教學交流活動暨長樂小學語文名師教學展示活動在長師附小錄播室進行。本次活動內(nèi)容非常豐富,不僅展示了我市名師的繪本教學和古詩教學,還進行了名師評課和微講座活動,全場座無虛席。
名師工作室的楊華老師專注繪本教學,善于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巧妙結(jié)合。她執(zhí)教的是二年段繪本《我爸爸》,楊華老師課前以一首《爸爸去哪兒》點燃學生閱讀的熱情。教學中,童心未泯的楊華老師抓住學段特點,以生動的語言點亮學生的想象,通過賞圖、朗讀、表演、猜圖、寫話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引導學生與作者進行對話。學生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膽表達,課堂上童言童趣如春花般盡情綻放。楊華老師靈活運用交互式白板,引導學生關注繪本細節(jié)中藏著的小秘密,在質(zhì)疑、猜測、探秘的過程中,學生讀懂了繪本,由《我爸爸》到“我愛爸爸”,最后到“爸爸愛我,我愛爸爸”,情感得到了升華。
學校的陳若鋒老師教學風格清新淡雅,本次交流活動,她引領四年級的學生解讀張籍筆下的《秋思》。如何讓四年級的孩子讀懂千年前張籍的思鄉(xiāng)情懷?課前從青青垂柳,到一輪明月,再到王安石對張籍秋思的評價“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陳若鋒老師的引導看似無形卻處處顯精妙。課堂上,教師緊扣“容易”和“奇崛”,引導學生探尋詩人筆下尋常事物背后的深切情感。講臺上的老師親切自然,座位上的學生興味盎然。在默默品悟,熱切交流,低吟淺誦,齊聲朗讀中,學生們漸漸走進詩的意境,感受到十年未歸游子的思鄉(xiāng)情懷,課堂練筆字字飽含真情。無論是散落課間的十幾首古詩,還是一首入情入境的《鄉(xiāng)愁》,或是信手拈來的詩意評語,無不彰顯了陳若鋒老師的詩教情懷和厚實的詩詞底蘊。
課后,由長樂進修校的陳艷老師主持開展名師評課和微講座活動。學校的游正玉老師結(jié)合楊華老師的繪本教學進行了《走進繪本讓繪本引領寫話》的微講座。潭頭中心校的王旭峰老師從閱讀教學的“三品”特征點評了陳若鋒老師的古詩教學,并分享了《追求詩意課堂 享受幸福語文》的教育理念。來自永泰的候春雪老師和張麗文老師也對兩節(jié)課進行了精彩點評。陳愛華校長對兩節(jié)課都給予了高度評價。陳校長還結(jié)合近期熱播的《朗讀者》對教師閱讀提出看法,對語文教師在經(jīng)典文化的傳承工作上提出了深切的期望。
在浪漫的春光里,名師因語文的緣分相聚附小,文本不同,學段不同,卻同樣讓我們感受名師風采,收獲經(jīng)驗教法。
(通訊員 林敏李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