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亚洲精品在线|金瓶梅女主角|55av在线观看|麻豆影视文化传媒软件|欧美午夜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1国产精品麻豆视频|亚洲av色综合|91制片厂李琼下载|9277仙踪林果冻传媒|国产91色在线,免费,精品久久久香蕉免费精品视频,全网吃瓜在线,i社3d漫画酒店猎杀小萝莉2

電腦版
您的位置: 長樂新聞網 >> 長樂旅游 >> 正文

龍津延祥斗門橋

http://www.duobangwang.com  2017-11-21 08:38:18   來源:長樂新聞網  【字號

  航城街道龍津村有座延祥斗門橋,又稱閘兜橋,據記載是北宋太宗淳化年間,由后山延祥寺僧侶建造,有較高的考古價值,聞名遐邇。

  延祥斗門橋共兩座,左名濟橋,右名榕橋,各長一丈四尺,由三塊條石鋪就。濟橋橋欄刻有“聽濤觀瀾”四個大字,仍清晰可見。而榕橋與濟橋相距約20米,之所以名為榕橋,因在橋邊長有兩棵榕樹,其枝干須根纏在一起,撐起了一個巨傘,故名為榕橋。據林業(yè)部門調查鑒定,其樹齡都在三百年以上。緊靠延祥斗門橋的興濟堂,鄉(xiāng)人又叫泰山宮。明成化年間建,清乾隆己卯年重修。建國后改為小學,1995年又修建成閘兜禮堂,作為節(jié)日大型演出和喜喪事辦酒場所。后來村委會還在禮堂的上方加蓋一層老人活動室,成為村民的休閑場所。這樣,原先的興濟堂則由信眾獻資移建在后面的坂頭山上。每年重要節(jié)日,鄉(xiāng)民們紛紛在這里設案供香,熱鬧非凡。

  龍津村最長壽星,今年96歲的高孔營介紹,過去濟橋下設置一個巨型閘門,供蓄水之用,并設了水碓,每到水閘開放,人們可借水力舂米,“閘兜”也因此得名。當年站在斗門橋上望去,是白茫茫的延祥湖和綠油油的良田。村民不管下田,還是收工回家,都要從橋上經過。待到河水上漲,閘門放開,橋下流水滔滔,村民撐著一艘艘載著肥料的小船,順流馳向蓮柄港,靠岸后,再把肥料挑上來,倒在糞池里儲存起來,待到春耕時使用。

  高孔營說,過去在斗門橋前面是通往龍門的大江,江邊形成一個“蕩船塢”,每天都有十余艘外地帆船在這里停泊。特別冬節(jié)至清明節(jié)這段時間,從霞浦縣運來百余擔帶殼的牡蠣,這時幾乎有數十名村上婦女就來“開蠣”賺錢,當時斗門橋下人來人往,是遠近聞名的“牡蠣市場”。

  近年來,龍津村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部分勞動力到國外、省外投資創(chuàng)業(yè),村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雖然延祥斗門橋面早已填為通道,但石拱橋欄和那兩棵老榕樹尚在。每到重大節(jié)日或夏日晚上,斗門橋成了村中最熱鬧的地方,許多老人坐在榕橋、濟橋的橋欄上,談論著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和美好的未來。

  (作者 王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