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方城(1678-1747),字則望,號石幢,玉田鄭善述長子,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雍正元年(1723)始舉于鄉(xiāng),十一年(1733)三甲十四名進(jìn)士,授四川新繁縣知縣,以政事文章卓異見稱。著有《燥吻文集》、《綠痕書屋詩稿》十卷、《行炙詩集》、《石幢先生遺文》等。與弟方坤合著《卻掃齋唱和集》二卷、《晉安三鄭集》等。1913年,福州西湖苑在堂祀閩籍詩人32人,鄭方城名列其中。
鄭方坤(1693-?),字則厚,號荔鄉(xiāng),鄭方城弟,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舉于鄉(xiāng),雍正元年(1723)進(jìn)士。歷官邯鄲知縣、景州知州、河間府同知、登州知府。事跡載錄于《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文苑傳》和《清史列傳》卷七十一。著有《蔗尾詩文集》、《五代詩話》、《本朝詩抄》、《國朝名家詩抄小傳》、《經(jīng)稗》、《望古集》、《讀書札記》等。《四庫全書》收錄其著作二十部。《全閩詩話》為其代表作。1913年,福州西湖苑在堂祀閩籍詩人32名,鄭方坤列名其中。
鄭天錦,字有章,號芥舟,鄭方城長子。自幼寄籍建安(今建甌市),博學(xué)能文。學(xué)使周學(xué)健以博學(xué)鴻詞推薦,天錦推辭不就。遂于乾隆六年(1741)獲鄉(xiāng)試第一名,十七年(1752)三甲五十九名進(jìn)士,任廣東連州連山縣知縣攝理瑤州同知,民夷愛之。著有《墨欽編制藝》、《藝苑叢談》。另有《綠痕書屋古文藝苑叢談》手稿存于家中。
(摘自《玉田鄭氏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