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全國多地有市民收到署名為“疾管中心”的短信,稱“新冠疫苗可預(yù)約接種”,并附上了預(yù)約鏈接。
乍一看很逼真,但仔細一點就能看出破綻。沒錯,這是詐騙短信!
這種短信是釣魚網(wǎng)站式詐騙,詐騙分子冒充官方機構(gòu)向事主發(fā)送“釣魚網(wǎng)站”的鏈接,誘導事主進入釣魚網(wǎng)站,騙取事主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賬號、銀行卡綁定的手機號及密碼(支付密碼、短信驗證碼銀行卡CVV碼等)這5項基本信息。
如果騙子同時獲取這5項基本信息,就能盜刷事主賬戶內(nèi)資金,面對此類詐騙可以從鏈接進行分辨。這條短信內(nèi)的鏈接后綴就是.cc,這根本不是國內(nèi)的域名后綴。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能接到冒充其他各部門各公司的“釣魚”短信。
大家一定要提高識別能力,不要點擊其中鏈接!
此外,近期也出現(xiàn)了新型“免費送”騙局,已有多人中招。免費送煎烤機、蒸烤箱……很多人看到“免費”二字,以及很容易滿足的條件如加微信、分享等,大家就放松了警惕。
警方緊急提醒:這是一種新型詐騙手段,已有多人中招
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其實這些短信都是騙子群發(fā)的,利用免費贈送產(chǎn)品引誘受騙人,一旦有人“上鉤”,下一步就是讓其下載各種APP,進行刷單、充值、投資或博彩操作,從而使受騙人血本無歸。
3月17日深圳羅湖的何女士收到一條短信:(溫馨提醒)您在我店買的寶貝已確認收貨,麻煩添加下客服V信:2347***,贈您一臺電飯鍋,截止明天。
一看到“免費”二字,何女士馬上心動了,添加了對方微信,按照對方要求關(guān)注幾個公眾號、下載APP后得到了相應(yīng)的傭金。
接著,何女士又在“導師”的指導下,在“鼎盛創(chuàng)投”APP進行了幾個大單操作,也獲利了,然而在提現(xiàn)時卻出了問題。對方稱何女士操作有誤,需要進行雙倍充值方可提現(xiàn),她信以為真便多次進行充值,但充值后仍然無法提現(xiàn)。
何女士向?qū)Ψ阶稍冊颍瑢Ψ絽s說要再交納個人所得稅的20%才可以提現(xiàn),這時何女士這才意識到被騙了,共被騙10萬余元。
無數(shù)真實案例都告訴我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還是有人吃了貪便宜的虧。綜合上述案件,警方分析騙子的套路分為以下5個步驟:
不管早餐機還是榨汁機,大家只要記住一條:不貪便宜就不上當,免費的,可能是最貴的。
此外,也不要輕信網(wǎng)上免費送的各類宣傳、推廣。不要輕易加微信、加群,謹慎點擊和掃描不明鏈接、二維碼,更不要輕易轉(zhuǎn)賬匯款。(來源:廣州日報、楚天都市報、羅湖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