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亚洲精品在线|金瓶梅女主角|55av在线观看|麻豆影视文化传媒软件|欧美午夜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1国产精品麻豆视频|亚洲av色综合|91制片厂李琼下载|9277仙踪林果冻传媒|国产91色在线,免费,精品久久久香蕉免费精品视频,全网吃瓜在线,i社3d漫画酒店猎杀小萝莉2

電腦版
您的位置: 長樂新聞網(wǎng) >> 人文概況 >> 正文

翰藻扶搖

——長樂籌峰劉氏大宗祠

http://www.duobangwang.com  2023-05-26 16:45:42   來源:福州晚報  【字號

  翰藻扶搖籌峰秀,桿碣旗揚古巷深。素有“歷史文化名村、朱熹講學(xué)之地”之稱的長樂區(qū)籌峰山下二劉村,有一座宗祠,始建于宋淳熙年間,為附近百村劉姓共有,故稱“劉氏大宗祠”。該宗祠以“大”字命名,為全國乃至全省劉姓宗祠所罕見。

翰藻扶搖

劉氏大宗祠內(nèi)景

  1 宗祠古厝 珠聯(lián)璧合

  二劉村歷史悠久,站在村中的宋代古橋——云龍橋上四望,宗祠、古厝井列,古風(fēng)盎然。

  此地自古士子眾多,他們榮歸故里必起梁造厝,保存下來“六扇五”“四扇三”規(guī)模的古厝達數(shù)十座。古厝依山而起,四合院式,磚石圍墻,雕梁畫棟,極為講究,展示了典型的清朝建筑風(fēng)格。慶武堂、樹德堂、勤有堂……各房堂號,各有故事。其中,建于清代的劉永標故居引人矚目,這一家族共走出11個進士。劉建韶與林則徐為同科進士,林則徐充軍時,還曾將妻兒托付于他。

  沿著石板路前行,古厝、古井、古旗桿碣、古晾衣竿石礎(chǔ)、古磨盤……它們像歷史掉落的珍珠,灑在這個千年村落的角角落落,擲地有聲。村中墻面斑駁的老屋,與“皇宮式”大厝連排端坐,懸山式屋頂曲線優(yōu)美,馬鞍式山墻錯落有致。從古橋處張望,不遠的地方有一角高高揚起的燕尾脊,它就屬于劉氏大宗祠。

  2 朱熹定址 題訓(xùn)傳家

  二劉村劉氏始遷祖劉暉,于宋太平興國二年從福州鳳崗里劉宅遷此。千余年來,其后裔有六支房,傳39代,遷百村,衍萬戶,成為當?shù)卮蠹易濉6⒋鍎t因南宋時劉砥、劉礪二兄弟受業(yè)于理學(xué)大儒朱熹而得名。

  “籌水長流日映華堂呈瑞氣,陽山秩翠呈輝通棟獻禎祥”,這副祠聯(lián)點出劉氏大宗祠的形勝。祠坐南朝北,籌水環(huán)繞。建祠時,祠址由大儒朱熹選定。宗祠仿古翹角,青瓦風(fēng)火墻,木結(jié)構(gòu),直透二落,古樸厚重,蔚為壯觀。

  宗祠前座于1964年重修,為雙層磚木結(jié)構(gòu),面積168.8平方米。前埕曾矗立八塊石碑,后遭破壞。中間十級石階,以“十”寓“旺”,意指劉氏家族興旺發(fā)達。石階前有雙古井,井水清澈透明,渾似“龍目”,為古祠增添了不少神秘感。

  堂內(nèi)兩面墻上的四個大字“忠孝廉節(jié)”,亦系朱熹贈題,作為族訓(xùn)。祠內(nèi)堂原懸掛進士、文魁、恩貢等幾十面匾額,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被破壞殆盡。

  后座稱為溯源堂,于1989年修建,為仿古原樣的七柱四扇五間結(jié)構(gòu),面積247.1平方米。堂中神龕存放9尊先祖神位靈牌,最高位系唐司馬參軍、入閩二世祖貽孫公與王夫人之神位;還有畫像2幅,一是入閩始祖劉存和“五忠八賢”畫像,二是始祖劉在像。劉存、劉在是胞兄弟,因劉在于河南固始病故,其兄劉存攜三侄隨王審知入閩,劉在公后裔感其恩德,故同祀之。

翰藻扶搖

二劉村晦翁巖龍峰書院

  3 四代五賢 緣結(jié)朱子

  祠內(nèi)還列有劉家祖上四代五賢,皆與宋代理學(xué)大師朱熹關(guān)系非同一般,《福州府志》《閩書》均有記載。

  “五賢”即指宋代劉嘉譽、劉世南(嘉譽之子)、劉砥(世南長子)、劉礪(世南次子)、劉子玠(劉砥三子)。宋紹興十二年九月,13歲的朱熹隨父朱松拜訪劉嘉譽等人。這是朱熹第一次感受到朱家與劉家的世交夙誼。

  紹興二十年七月,朱熹登進士第授泉州同安主簿后,專程到長樂拜訪劉嘉譽、劉世南父子,可見他是個尊親敬賢之人。紹興二十七年,朱熹同安縣主簿任滿北歸,又到長樂拜訪劉世南。他獲悉劉嘉譽已投理學(xué)家李侗門下,就轉(zhuǎn)赴劍浦縣,拜李侗為師。朱熹、劉嘉譽同在李侗門下學(xué)習(xí)長達四年。慶元二年,朱熹為避“偽學(xué)”之禁,應(yīng)劉世南邀請到長樂二都龍門劉氏莊園講學(xué),此處后辟為“龍峰書院”。他寓居二劉村龍峰山期間,著書立說,授經(jīng)講學(xué),故龍峰巖得名“晦翁巖”。

  劉世南將兒子劉砥、劉礪托付朱熹,請朱熹為二子授學(xué)。后來,劉世南還將父親劉嘉譽的寓居——連江縣今蓼沿鄉(xiāng)定田村的莊院作為朱熹講學(xué)之所。劉砥、劉礪兩兄弟陪侍朱熹在其地多處講學(xué)。后來劉砥、劉礪也成為理學(xué)賢達,龍峰巖由此又稱“二劉巖”,二劉村也因此名揚閩都。

  慶元五年,劉砥病逝,朱熹極為傷心,于次年也去世。劉砥三子劉子玠拜朱熹女婿黃榦為師,考中進士,后棄官鉆研理學(xué),著《孝經(jīng)衍義》3卷、《豐城詩集》2卷,成為一代鄉(xiāng)賢,名列二劉村中的“八賢里坊”。

翰藻扶搖

朱熹及劉砥、劉礪兩兄弟的畫像

  4 袍笏繼世 賢達輩出

  祠堂內(nèi)的另一副楹聯(lián)——“八賢齊舉一門千秋道學(xué)傳正理,六系分衍八閩萬株荊樹葉芳華”,道出二劉村不凡的人文源流。這個宗族走出了21名進士,特別是劉砥、劉礪兄弟,以11歲和9歲的年齡,同登宋乾道二年童子科進士,傳為佳話。

  宋明清三朝,二劉村官宦輩出,有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劉沂春;奉政大夫劉憲翁、奉直大夫劉宏翁、知府劉建韶、通判劉大亨以及知縣劉嘉譽、劉嘉猷胞兄弟等;迪功郎劉嘉績、劉毅、劉仲芳、劉慶祖等;將仕郎劉嘉賓、劉經(jīng)國等;司理參軍劉世南、翰林院編修劉成杰、教授劉樹桂、教諭劉寶翁等。在清朝,劉氏一族四代出了7名進士15名舉人。劉永標、劉永樹兄弟,劉建韶、劉建庚兄弟,劉建韶侄、子、孫均為進士;劉建韶六兄弟五人中舉。可謂“忠信孝悌之里,讀書袍笏之鄉(xiāng),蔚為盛哉”。

翰藻扶搖

宗祠內(nèi)精美的漆畫

  5辛亥英烈 血鑄黃花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福建十杰之一的劉六符也是二劉村人。他幼入鄉(xiāng)塾,后入閩縣學(xué)堂,旋又考入福建法政學(xué)堂。劉六符以報國為己任,寄慨詩文,署名“熱嘯”。他目睹清廷腐敗,喪權(quán)辱國,感時局危迫,非熱血無以自存,遂決心習(xí)武,考入福建講武堂第三期,后與革命黨人過從甚密,膽識逾壯。

  宣統(tǒng)三年(1911),孫中山策劃舉事于粵,劉六符踴躍與役,偕林覺民等志士于4月26日抵香港,次日潛入廣州,請為死士。下午,敢死隊率先攻入兩廣總督衙門,六符渾身裹掛,奮勇拼殺,揮彈縱擊,遍搜督署,未獲總督張鳴岐。清援兵驟至,他被圍數(shù)重,亦身披數(shù)創(chuàng),仍復(fù)左沖右突,殺敵無數(shù),終因彈盡力竭被執(zhí)。面對嚴刑鞫訊,劉六符堅貞不屈,直呼“血性青年,當為國為民,可嘆回天無力,唯一死快哉,欲殺從速”。就義時,劉六符年僅25歲,可謂“血鑄黃花,勇冠當世”。

翰藻扶搖

劉氏大宗祠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