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芝蘭生于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變節(jié)。”這幅出自《孔子家語在厄》廉政警句的書畫,常懸掛于營前街道長安村大齊書院的大堂一側(cè),起到熏陶和教育作用。
為打造具有長安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著力構(gòu)建風清氣正、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近年來,長安村黨支部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充分挖掘本土廉政人物、家風家訓,處處留心營造廉潔文化氛圍,并將世代傳承中形成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俗、為人之道等進行收集整理,不斷增強廉政文化宣傳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經(jīng)過黨群多年努力,長安村先后被評為省級衛(wèi)生示范村、福州市美麗鄉(xiāng)村、 幸福家園示范村、福州市廉政文化示范點,長樂市移風易俗先行村等。
長安村作為一處福州市廉政文化示范點,除了廣為人知的大氣書院之外,還有廉苑等廉政文化品牌,共同打造了一個群眾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廉政文化思想陣地。
然而,長安村的文化進步不止于當前。長安村黨支部充分利用黨建示范點的優(yōu)質(zhì)資源,立足黨員、教育黨員、服務黨員,建立長安村黨校村級教學點,爭取把黨課上到“家門口”,努力打通農(nóng)村黨員教育培訓的“最后一公里”。
該教學點堅持以課堂教育為主,著力把理論學習與主題教育、傳統(tǒng)教學與遠程教育、固定場所與流動課堂、請進來與走出去等模式相結(jié)合,形成了層次多樣化和培訓對象多元化的良好格局。
教學點存在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周五學習日”定期開展,每月組織學習一至兩次,每次不少于2小時,并邀請黨支部書記、優(yōu)秀黨員干部、資深教師、先進模范人物為學員授課、演講;2、利用多媒體教室定期組織觀看愛國教育影片;3、創(chuàng)新開展主題班會,劃分學習小組,就主題內(nèi)容組織小組成員將所學所悟的知識、先進技術、好的做法進行交流探討,拓寬發(fā)展思路;4、組織黨員活動日,外出參觀、社會實踐,開展現(xiàn)場實地體驗教學,不僅讓學員“聽著學”,更讓學員“看著學”;5、讓學員建立微信交流群,既能及時接收學習通知、最新時事資訊等,又方便學員間交流討論;6、建立黨員學習檔案,采用學習期間表現(xiàn)、小組交流、閉卷考試、撰寫心得體會等方式檢測學員學習成效并進行考核評估,把考核結(jié)果與黨員民主評議、評優(yōu)評先掛鉤,對學習認真扎實的學員予以通報表揚,樹立一批黨員學習典型,有效實現(xiàn)黨員教育培訓精細化。
長安村黨校教學點的成立,是建設學習型黨支部的迫切需要,為長安村黨員教育管理開辟了新陣地,搭建了新平臺,給長安村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黨建文化載體,通過思想教育培訓,洗滌黨員干部群眾的心靈,凈化靈魂,在傳承中筑起“精神高地”。
(吳航鄉(xiāng)情報記者 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