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您辛苦了!”一句看似平常的話,在陳水蓮聽來卻無比沉重。剎那間,她所有的辛酸都化作淚水,洶涌而出。
陳水蓮,是首占中心幼兒園的一名保育員阿姨,身邊總是跟著位十七、八歲的女孩,神情有些呆滯,這是她的獨生女鄭夢麟。
夢麟原本也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女孩,201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徹底地改變了她的命運。
“剛開始只發(fā)現(xiàn)是外傷,可是痊愈出院后,女兒越來越不對勁,整天呆呆地,不說也不笑。”陳水蓮說起了當時的情況,“我心里不放心,就去找醫(yī)生,最后診斷為精神分裂癥。”
這個結果對陳水蓮來說猶如五雷轟頂。她和丈夫開始帶著女兒在各大醫(yī)院間奔波,但都收效甚微。醫(yī)生建議說,學畫畫可能對孩子會有所幫助。盡管對于并不富裕的家庭來說,這是一件奢侈的事,但為了孩子,陳水蓮豁出去了。
從那以后,陳水蓮上班時把孩子帶在身邊照顧,下了班就帶著孩子去培訓中心。雖然夢麟已經(jīng)成年了,但陳水蓮只能像對待幼兒一般地照顧她的飲食起居,慢慢地哄著她,鼓勵她。有時候夢麟很煩躁,甚至摔東西,陳水蓮只能默默地流著眼淚收拾,并安撫孩子。為了省錢,夫妻倆平日里都只吃一些剩菜,卻經(jīng)常給孩子買鴿子、甲魚等滋補食品。
對于陳水蓮家的遭遇,市、鎮(zhèn)、村計生協(xié)會都非常關心,把她列入重點幫扶慰問對象,幫其申請到了生育關懷緊急救助金5000元。村計生協(xié)會秘書長陳兆欽還幫忙找了一位醫(yī)術高明的中醫(yī),免費為夢麟看病。
在各級計生協(xié)會的幫扶下,陳水蓮用寬容和樂觀,為女兒撐起了一片藍天,夢麟的病情越來越輕,現(xiàn)在能與人簡單地交流,還懂得疼惜母親,幫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相信,在關懷與愛的滋潤下,陳水蓮一家會越來越好。
(記者 蕭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