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槐鎮(zhèn)嶼頭村有個婦女叫游麗玉,她利用閑置的三層樓和寬敞的庭院,以及依山傍水的地理優(yōu)勢,將其辟成一個家庭式養(yǎng)老院,游麗玉把入住的20余個空巢老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照顧入微,在當?shù)乇粋鳛榧言挕=沾笄逶纾浾邔3虂泶瞬稍L。
記者踏進掛著“嶼頭愛心養(yǎng)老院”牌子的大門,看到院內、房間都不見人影,從后院小花園傳來“一二、一二”的口令聲。啊!原來十幾位老人站成兩排正在做健身操呢!老人的手腳隨意擺動,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喊口令的當然是女主人游麗玉。
大約15分鐘后,老人做完操散開了,在綠蔭下散步。“老人不能一直躺著,要多動動才好。每天清早都要集中起來做操,然后吃早飯。來,我?guī)闳シ块g看看!”游麗玉說著帶記者從一層走到三層,看到每層房間有電視機、加熱器等設備,每層設一間活動室,老人可以打牌、聊天。
提到2011年辦家庭養(yǎng)老院的初衷,游麗玉說,嶼頭有萬余人口,大部分都出國或在外省務工,剩下的空巢老人,少說也有幾百人。她看到有的老人生活處理困難,甚至不能處理,又沒有親人在身邊照顧,心中感到十分難過。她想,如果能把這些老人領到家里,照顧他們過上一個幸福的晚年,也算是做了件積德行善的好事。于是,她和在外經商的丈夫、子女商量后,決定將自己閑置的樓房辦一個養(yǎng)老院。
說干就干,這是今年55歲,曾當過小學老師的游麗玉的風格。她投入資金,根據(jù)老人的特點,重新設計每個房間,購置家具、家電等物品,特別是在村委會的支持下,將屋后的小山坡鏟平,建了個小花園,原有的龍眼樹、香蕉樹與小花園花草綠地連成一片,成了極好的老人休閑場所。
2011年10月1日,愛心養(yǎng)老院開張的第一天,就有5位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前來入住,令游麗玉興奮不已。此后,來入住的老人增加至現(xiàn)在的20人,游麗玉忙不過來,就請來3個幫工護理。
“麗玉妹子,對待我們跟對自家親人一樣,在這里生活很開心。”年逾8旬的李老太太激動地說。游麗玉經常向老人問愛吃什么?有個老人說喜歡吃“肉丸仔”,她第二天就去買了回來。三餐飯菜質量好,時時更換,老人說菜都吃不完,非常滿意。
有一位陳老太太精神很暴躁,發(fā)脾氣時會大聲罵人,甚至打人,護理員都很怕她。有一次,游麗玉端飯到桌前,陳老太太才吃兩口菜,突然破口大罵:“你煮得這么難吃的肉,我不吃了!”說完摔掉飯碗,雙手抓住游麗平的手臂,拼命地錘打。游麗玉不還手,大聲喊道:“你們都是我的親人,如果你罵我打我,心里會舒服一點,你就罵吧、打吧!”待被拉開后,游珊玉的手臂全是抓劃的血痕。事后,陳老太太恢復常態(tài)后,想到前幾分鐘前情景,拉著游麗玉:“難為你,對不住!”游麗玉依然笑笑不語,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過一樣。
時近中午,記者臨離開時,一輛小車停在養(yǎng)老院門口,從車里扶出一個老太,原來這位老太一人在家里,突然身體不適,腹痛不止,幸好鄰居發(fā)現(xiàn),就近送診所治療,才慢慢回過神來,鄰居與遠在江西的老太太兒子聯(lián)系后決定送到這里。鄰居說:“我早聽說了愛心養(yǎng)老院好,送到這里,遠在江西的子女也就放心了!”游麗玉趕緊迎上前,將老人扶到桌前,護理員端出熱騰騰的飯菜,讓老人吃下。游麗玉接過鄰居遞來的藥片,說:“你告訴她兒子,放心,我會按時讓老人吃藥,照顧好你的母親。”鄰居高興地走了。
一會兒,游麗玉送記者到大門口,依然笑著說:“我要安頓新來的老人,恕不遠送,抱歉!”說完,急急轉身走了進去。
記者心想,如果有多幾個這樣的家庭養(yǎng)老院,為空巢老人解憂,那社會就更加和諧安定了。
(記者 王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