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航鄉(xiāng)情訊 在長樂市第六屆民俗文化節(jié)上,一位中年人在會堂廣場轉來轉去,終于找到文嶺鎮(zhèn)三邊劉村章昌煥的肉燕制作臺,他二話不說,要老章把已做好的肉燕全賣給他,他說他是福清人,二個月前,到老章家里買了10斤,鄰居們吃了拍手叫好,今天又來山邊劉村卻撲了空,村里人說是在這里,又能跟著找來了。老章稱了10斤肉燕遞給他,他才高興地走了。
章昌煥今年53歲,連江縣丹陽鎮(zhèn)人。原來是名打石工,35歲那一年,因腳部受重傷,不能再干下去,就去一個開名牌肉燕店的親戚那里,邊打工邊學手藝,二年后回家正發(fā)愁到哪里開店時,恰巧,有一個在三邊山劉村搞蔬菜運輸?shù)睦相l(xiāng)告訴他這個村的村民素質高,鄉(xiāng)風極好,不妨到這里試試看。果然,夫妻倆到這以后,在村干部幫助下,開了一間“昌煥肉燕店”。
章昌煥在肉燕制作上,確有獨到之處,特別是制作燕皮下了很大功夫。他介紹說,作燕皮的料是用精選豬后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細條,用木棰搗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細孔絹篩篩過的薯粉和適量清水,反復攪拌,不斷壓勻,初成硬坯,然后放在條板上,軋輾成薄片。然后敷上一薄層薯粉,折疊起來,略干一點為鮮燕皮,繼續(xù)晾干為干燕皮,這樣包裝久貯可保一年不壞。包餡前,他用刀切燕皮成約二寸左右方片,放在一旁待用。餡的制作,也特別精細,選瘦豬肉和蝦米、荸薺、紫菜等先剁成醬,加入生抽、老抽、鹽、料酒、姜粉、胡椒粉和荸薺碎,再一點點地調入適量的花椒水,順著一個方向攪拌,然后加入香蔥末和香油攪拌均勻待用,最后加入香油可以讓香蔥的味道進一步激發(fā),味道更好。最后取一片肉燕皮,用筷子挑些肉餡,手指隨意一捏就包成一個肉燕。
“我在這里一干就是15年,山邊劉村成了我第二故鄉(xiāng)了。”章昌煥是實在人,說的是實在話。剛開店時,人生地不熟,一天得賣幾斤肉燕,養(yǎng)家糊口也覺得難。這時候,村里為他減了租金,一些熱心人通過熟人,幫助介紹客戶。山邊劉村有三分之二人口在外地或國外工作,他們時有返鄉(xiāng),出去時都帶點肉燕,這樣肉燕的影響擴大了,同時從單一的肉燕增加了肉面、肉絲等多樣式食品。這樣,生意也慢慢火起來,現(xiàn)在周邊村鎮(zhèn)的訂戶較多,一天都要賣幾十斤,逢年過節(jié)較忙。肉燕是手工制作,要一只只挖出來,沒人手不行,只好把在外工作的兩個子女都叫回來幫忙。
許多人都說,文嶺肉燕,別有風味;而章昌煥卻說,長樂人最有人情味!
(作者 王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