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趟1小時全省‘雙城記’的體驗。”
“一路南下,穿山越海,我們就能奔向閩南廈門。”
9月28日,福廈高鐵正式開通運營,G9801次首趟列車就此串聯(lián)起福建豐富多彩的山海景觀。“十一”假期,更有不少游客前來體驗,分享中國速度帶來的“快行慢游”。
時速350公里的列車帶來時空距離的進一步縮短,也帶給福建文旅無限可能。不過半個小時,福廈高鐵,便來到了泉州。
“半城煙火半城仙。”作為世遺之城,得益于自身所擁有的優(yōu)質旅游資源,泉州名聲在外。中秋國慶假期,全市推出了“1+N”演出體系,開展多場《遇見泉州》大型沉浸式情景文藝演出,在梨園古典劇院、泉州南音藝苑、泉州木偶劇院、泉州非遺館等場所開展常態(tài)化演出,南音、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等輪番上陣,熱鬧非凡,推動地方傳統(tǒng)戲曲表演融入旅游體驗。
“交通便捷與快速為‘八閩深度游’創(chuàng)造了新空間,泉州這座古老的城市,成了我們的不二選擇。”五湖四海的游人與泉州百姓同歡喜,此次“十一”假期期間,泉州22處世界遺產(chǎn)點共接待游客107.28萬人次,同比增長153.8%。
“留人留魂留鄉(xiāng)愁、見人見物見生活。”時至今日,古城泉州不僅有很多“老泉州”在這里生活,而且古城街巷改造、文旅業(yè)態(tài)升級皆圍繞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進行。游客哪怕在古城街頭自由漫步,仍然能與古老的世遺點對話,隨時隨地聽見泉州人講故事,感受這座“活”著的古城。
“搭乘超快捷的高鐵,來一場慢下來的旅行。”在游人一遍遍驚呼中,高鐵前方望見——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晉江梧林傳統(tǒng)村落。
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在滿是“閩南風情”的泉州南站下,不遠處便是百年僑村。走進其中,閩南官式古大厝與西洋建筑美學交相輝映,紅磚白石,綠樹成蔭,在天地間勾勒出一幅色澤鮮明的水彩畫。
“原先到梧林,從泉州市區(qū)開車過來需要40分鐘,現(xiàn)在從泉州南站下車只要10分鐘車程就到了。”來自泉州市區(qū)的游客許雅玲帶著全家人,興奮地直奔此次打卡體驗式閩南僑文化度假目的地。
據(jù)悉,泉州南站與泉州東站和泉港站,作為福廈高鐵開通后泉州地區(qū)新增的三個高鐵站,一同串聯(lián)起晉江、石獅、泉州臺商區(qū)等多個景點,進一步增加了泉州景區(qū)的通達度。此外,為方便旅客出行,泉州首批規(guī)劃了15條公交線路,服務三座新建高鐵客運站。
“前方即將到站。”從福州南出發(fā)僅歷時1小時01分,即可到達廈門北站。至此,福州、廈門開啟“兩城一體”旅游時代。中秋國慶期間,“兩城一家”“朝發(fā)夕至”等“高鐵游”產(chǎn)品受到熱捧,福廈高鐵福州南站、廈門北站發(fā)送旅客共計115.1萬人次。
從北至南,福廈高鐵途經(jīng)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五座沿海城市,閩派多元海洋文化被一線串起,福建濱海游再添一大特色。
與此同時,福建省文旅廳開展“來福建,坐火車,一路山海一路歌”金秋文旅推廣季活動,策劃了“清新福建”旅游列車十大精品線路,按照建筑打卡、山海之旅、綠色八閩、非遺體驗、海絲探秘、紅色經(jīng)典、茶山療愈、美食尋味、客家文化、璀璨夜景等10個主題推出,整合鐵路沿線A級旅游景區(qū)、旅游度假區(qū)、金牌旅游村鎮(zhèn)、紅色旅游點、文博場所,通過一程多站、以站聯(lián)動的方式,串聯(lián)起福建優(yōu)質的文旅資源,打響福建“鐵路旅游”品牌,讓“坐高鐵逛八閩”成為一種新潮的福建旅游打開方式。(記者 王惠兵)
《人民政協(xié)報》(2023年10月13日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