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五一假期,閩江河口濕地氣候宜人。這里綠意盎然的紅樹林、隨風(fēng)飄舞的蘆葦叢,構(gòu)成了一幅幅春日畫卷,不僅吸引了大量游客,還引來了許多遷徙的珍稀候鳥。
閩江河口濕地。記者 石美祥 攝
閩江河口濕地由鱔魚灘和周邊潮間帶、河口水域組成,是閩江流域多年沉積形成的大片潮間沙灘和泥灘,是福建省最優(yōu)良的原生態(tài)河口三角洲濕地,也是福建省第二個國際重要濕地,擁有典型的濱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這個季節(jié),閩江河口濕地有許多珍稀候鳥,包括中華鳳頭燕鷗、黑臉琵鷺、勺嘴鷸等珍稀瀕危鳥類。
其中,中華鳳頭燕鷗被稱為“神話之鳥”,是中國最珍稀的鳥類,在世界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2004年,閩江河口濕地首次觀測到2只中華鳳頭燕鷗。此后,每年4月至9月,中華鳳頭燕鷗總會如期造訪閩江河口濕地。
中華鳳頭燕鷗(資料圖)。鄭航 攝
黑臉琵鷺在閩江河口濕地常年可見。黑臉琵鷺體長60厘米至78厘米,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
近日,在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還常常能看到一群紅頸濱鷸在濕地水草中覓食。紅頸濱鷸體長約15厘米,是一種灰褐色濱鷸,主要棲息于凍原地帶蘆葦沼澤、海岸、湖濱和苔原。
閩江河口濕地還分布有8種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紅色名錄極危物種、7種瀕危物種、11種易危物種、21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記者 徐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