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福州9月6日電(錢嘉禾)“2019年以來,福州市法院審結一審盜采海砂案件96件266人,涉案違法所得2.51億元;生效判決并處或單處罰金數額3萬元以上115人,判處財產刑總金額1.32億元,追繳違法所得1.52億元。”據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消息,近年來,福州市兩級法院依法加大對盜采海砂犯罪的打擊力度,切實履行海洋生態(tài)保護職責,為“海上福州”向海而生、藍色崛起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安全隱患突出、生態(tài)破壞嚴重、犯罪地點集中……據了解,涉砂船舶普遍存在證書不齊、配員不足、非法改裝船體結構等違法違章行為。非法開采過程中對砂石進行水洗、篩分所產生的尾砂、污水嚴重破壞水質,影響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2019年以來,連江、平潭、馬尾、長樂四個基層法院審結一審非法采砂案件92件,占全市法院的95.83%。其中,連江法院共審結54件,占全市法院的56.25%。
對此,福州市兩級法院采取了“強化刑事審判震懾”“強化行業(yè)綜合治理”“強化海洋環(huán)境修復”“強化生態(tài)保護宣傳”四個方面的舉措。
其中,針對“強化刑事審判震懾”,集中歸口審理,落實環(huán)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模式,確保環(huán)境司法理念在不同類型環(huán)境資源案件中得到統(tǒng)一貫徹落實;高效嚴厲懲處,暢通盜采海砂案件立案綠色通道,實行快審快判;慎妥善辦理,2022年,連江法院依法審結中央掃黑辦掛牌督辦的“4.28非法采礦”系列案件24件52人,該系列案件時間跨度長、人數多,盜采海砂價值1.9億元。
針對“強化海洋環(huán)境修復”,設立生態(tài)修復專用資金賬戶,確保專款專用,通過海砂回填、增殖放流、海漂治理等修復措施,盡力彌合受到損害的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積極探索“藍碳”修復新路徑,連江法院審結全國首例適用認購海洋碳匯進行替代性修復的刑事案件,四名被告人自愿購買海洋碳匯近20000噸,以替代修復被其破壞的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