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菜市場的消費者,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
在菜市場買的新鮮肉類、蔬菜和水果拿到家后,明明沒過多久就變得不那么“新鮮”了。
為什么肉菜的新鮮度,前后會有如此大的變化?那是因為商家給食材開了“美顏燈”,也就是所謂的生鮮燈。
什么是生鮮燈?
生鮮燈,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調整光照顏色讓食品看起來更“新鮮”的燈具,近年來在各大商店超市、生鮮市場上運用相當普遍。
生鮮燈為何泛濫?
生鮮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不同顏色的光源來突出或掩蓋食品的色澤和感官性狀。例如,紅色生鮮燈可讓肉類看起來更紅潤,藍色生鮮燈可讓海鮮看起來更活躍,綠色生鮮燈可讓蔬菜看起來更新鮮,黃色生鮮燈可以讓烘焙食品看起來更誘人。
生鮮燈會影響食品質量嗎?
對于食品安全來說,生鮮燈本身不會對食品造成直接的危害,因為它是一種冷光源,不會散發(fā)熱量加速食物腐敗或者影響其質量。但如果商家利用生鮮燈掩蓋食品的真實情況,消費者被生鮮燈誤導,購買了不新鮮或不合格的商品,就可能損害自身的利益和健康。
“生鮮燈”將被禁,否則重罰
今年6月30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修訂發(fā)布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要求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時,不得使用生鮮燈,新規(guī)自今年12月1日起實施。
“‘生鮮燈’一開,把肉照得又紅又鮮,就算是有些肉不新鮮,在這種光線照射下也很難分辨。”市民邱先生說。
“每次去挑肉,眼睛都被搞得生疼,燈光太亮太刺眼了。”走訪中,一些消費者向記者抱怨說,自己因“生鮮燈”的存在產生了不愉快的購物體驗。
《辦法》規(guī)定,如食用農產品銷售者違反了這一規(guī)定,將由縣級以上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如拒不改正,將被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新規(guī)將于今年12月1日實施,當前還有1個月左右的過渡期,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力度,引導經營者逐步摒棄這種美顏燈,讓更多市民明明白白消費。”福建中美律師事務所林律師說,屆時,消費者如果發(fā)現(xiàn)有商家利用“生鮮燈”等照明設施誤導消費者,可以及時取證維權。
福州市場監(jiān)管部門人士表示,禁用“生鮮燈”規(guī)定發(fā)布后,社會關注度高,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將在做好宣傳工作的同時,按照要求貫徹落實這一新規(guī)。新規(guī)施行后,市民如果發(fā)現(xiàn)商家存在違反規(guī)定的情況,可及時進行投訴。
你見過這種能“美顏”的“生鮮燈”嗎?有沒有被它誤導過?評論區(qū)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