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是櫻桃上市的季節(jié),然而,諸如咽下櫻桃核會中毒、櫻桃里的小白蟲吃了會得病、個大的櫻桃是用了激素等傳言也困擾著饞櫻桃的網(wǎng)友。
謠言一:女子食用5顆櫻桃,咬破櫻桃核被毒暈
朋友圈曾熱傳過一則視頻,當事人吞下了5顆櫻桃后不久即腹痛、頭暈?zāi)X脹。然后,視頻作者“科普”說,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櫻桃核中含有氰甙,它與胃酸結(jié)合發(fā)生反應(yīng)會產(chǎn)生劇毒氰基離子,從而導(dǎo)致氰化物中毒。
解讀:櫻桃核雖然有毒,誤食幾顆并沒有危險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會專家組成員劉少偉教授說,櫻桃核確實含有氰甙類物質(zhì),氰甙類物質(zhì)其實是無毒的,但櫻桃核中同時還自帶有水解酶,如果櫻桃核被咬碎或咀嚼,這種水解酶接觸到水,就會導(dǎo)致氰甙分解代謝,最終產(chǎn)生劇毒的氫氰酸。
但櫻桃核本身非常堅硬,很難被嚼碎或消化,核中所含的氰甙類物質(zhì)沒有機會被釋放出來,也就無法產(chǎn)生劇毒的氫氰酸。
同時,任何有毒物質(zhì)只有達到一定食用劑量后,才能發(fā)揮毒性作用。單個櫻桃中的氰甙含量非常少,1公斤櫻桃仁中含有幾十微克的氰甙類物質(zhì),再分解為氫氰酸含量則更低。而氫氰酸對人的致死量為每公斤體重0.5毫克~3.5毫克,也就是說,即使吃下1公斤櫻桃核也未必能達到致死量。
所以,吃5顆櫻桃核被毒暈的說法顯然是不靠譜的。就算偶爾誤吞下幾顆櫻桃核,第二天就會隨糞便排出來,一般無須擔心。
謠言二:櫻桃里的小白蟲是一種病毒
有傳言稱,洗櫻桃時水里泡出來的小白蟲是一種病毒(也有的說是蛔蟲),人吃了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頭痛、過敏癥狀。特別是過敏體質(zhì)的人,眼瞼和鼻子容易發(fā)紅和發(fā)癢,嚴重的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其他傷害。
解讀:櫻桃里的小白蟲是果蠅,人吃了不會得病
劉少偉教授分析說,洗櫻桃時水里浮出的小白蟲并不是什么病毒或蛔蟲,只是一種名為“櫻桃果蠅”的昆蟲幼蟲。櫻桃果蠅是果蠅的一種,不光是櫻桃,楊梅、藍莓、草莓等漿果類水果中,都可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櫻桃果蠅的出現(xiàn)與天氣和品種有關(guān)。不小心吃了果蠅幼蟲對人體本身并沒有什么危害。這是因為果蠅從孵化幼蟲到長成成蟲,整個階段都在果實內(nèi)部無污染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所以很少會產(chǎn)生病菌,這一點是和它同屬雙翅目短角亞目蠅科昆蟲的家蠅所不能比的。同時,果蠅幼蟲扛不住胃酸的侵蝕,進入人的胃里后很快就會死亡。
謠言三:大個的“巨無霸”櫻桃都打了激素
市面上的櫻桃有大有小,有人說大櫻桃的果實生長極限是單果重量12克~13克,超過這個重量的大個兒櫻桃都打了激素,吃了不安全不健康。
解讀:櫻桃個頭大小主要與品種有關(guān)
劉少偉教授分析說,櫻桃個頭大小主要與品種有關(guān)。品種不同,大小、形態(tài)自然也就不同,這和是否使用激素沒有必然關(guān)聯(lián)。
我國目前主要栽培的大櫻桃品種,平均單果重確實大都在6克到12克之間,但也有不少品種的櫻桃如明珠、紅燈、早大果等,最大單果重量能達到13克以上;美早、泰珠、黑珍珠、薩米脫等品種的櫻桃最大果重能達到15克到18克之間;而艷陽的最大果重能達到22.5克。所以以單果重量來判斷櫻桃是否使用了激素,并不靠譜。
此外,膨大素作為經(jīng)過依法審批與嚴格評估的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其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進而增大果個。只要依照產(chǎn)品標簽的規(guī)定使用,不會對櫻桃產(chǎn)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造成風險。同時,膨大素的使用并非越多越好,過量使用易產(chǎn)生影響果實品質(zhì)等反作用,所以果農(nóng)一般不可能大量使用。
目前,我國露地櫻桃園基本是不需要使用膨大素的,只有少部分大棚櫻桃園限于栽培方式問題需要使用膨大素提高授粉率和坐果率。櫻桃增大單果個頭的栽培措施有很多種,如疏花疏果、加強肥水(多施有機肥、鉀肥)管理等,都能增大果個和果實品質(zhì),而使用膨大素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