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連日來,全省各地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興起了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潮。在學習中,各地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豐富載體,持續(xù)推進新思想進企業(yè)、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qū)、進軍營、進“兩新”組織、進網站。
一棵老榕、一張講桌、一支話筒……在福州市長樂區(qū)塔山公園的大榕樹下,每逢周三、周五、周日上午8點半,都有成百上千名聽眾,在這里認真聆聽新思想、好聲音——這就是塔山公園百姓社科理論講壇的魅力。
塔山公園位于長樂老城區(qū)中心區(qū)域,是周邊群眾健身休閑娛樂的熱門場所。百姓社科理論講壇創(chuàng)辦于2014年7月,由鶴上中學退休高級教師黃發(fā)祥等發(fā)起創(chuàng)立,以“傳播先進文化、普及社科知識、培育高雅情趣、提升人文素養(yǎng)”為宗旨,以宣傳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弘揚社會正能量、搭建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的互動平臺為目標,通過老百姓的視角、蝦油味的語言,宣講黨的理論知識,努力在第一時間讓群眾享受到最新最快的理論時事大餐。
“最近這段時間,講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重點,面向群眾宣講黨的科學理論。”黃發(fā)祥介紹說,為把新思想講活、講貼近、入腦入心,他每次要做三件事:精心設計講稿,力求做到通俗易懂;踏踏實實地講,不管聽眾是幾十人還是幾百人,都一視同仁,絕不應付;盡量選擇身邊人身邊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讓聽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收獲知識。
將“大理論”轉化為群眾關心的小話題,是百姓社科理論講壇的一大特點。翻開講壇的記錄本,記者發(fā)現,很多主題都十分接地氣。在長樂區(qū)委黨校講師姚行亮主講的《十九大與美好生活》中,既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所取得的成就、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又結合長樂撤市設區(qū)的發(fā)展前景、濱海新城的美好藍圖、補齊民生短板的具體舉措等身邊事,深入淺出地告訴聽眾未來美好生活的圖景,讓大家對新時代充滿了信心。
“講壇要想長期辦下去,必須保持高水準,必須要有豐富的內容,所以組建授課團隊十分關鍵。”長樂區(qū)社科聯負責人介紹說,該區(qū)積極組建政治素養(yǎng)強、宣講水平高的授課團隊,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文化名人、民俗專家等進行授課,并積極整合全區(qū)優(yōu)秀宣講人才資源,不斷提升授課團隊綜合實力。
授課團隊強大了,講壇內容就有了吸引力。福州市社科聯原主席林山主講的“優(yōu)良家風與傳承”和“福州之福”、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吳可文教授主講的“林則徐之最”、省作協會員張端彬主講的“吳航風暴”等講座,既通俗易懂,又底蘊深厚,得到大量聽眾點贊。家住羅聯鄉(xiāng)的王老伯是講壇的忠實粉絲,他說:“我很愛聽林則徐的故事。講壇辦得好,我們一個月都來好多趟,每次聽了都特別有收獲。”
幾年來,數不清的群眾從四面八方來到塔山公園的榕樹下,聽眾已遍布長樂區(qū)各鄉(xiāng)鎮(zhèn),有的群眾來自距離長樂城區(qū)30多公里的江田鎮(zhèn)、松下鎮(zhèn),許多聽眾不辭辛苦每次坐一個多小時公交車趕到塔山公園。面對聽眾日益增長的情況,長樂區(qū)委宣傳部、組織部、社科聯等有關部門對講壇設施進行改造升級,將場地重新油漆粉刷,并添置了音響、桌椅、照明設備、電風扇等,還專門在附近修建了公廁。
如今,塔山公園百姓社科理論講壇每年開展各類宣講活動近150場,從最初的幾十人聽講,到最高時每場達千人左右,每年受眾達7萬人次之多,被譽為“榕樹下的社科講壇”,曾獲得省社科聯授予的“福建省十佳社會科學普及講壇”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