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家鄉(xiāng)的小河在記憶里總是泛著悠悠清波,兒時的與伙伴嬉戲的幾多歡樂總在潺潺的小河中起伏蕩漾著,時光不知不覺間已經(jīng)從手指縫間溜走了,居住了多年的聯(lián)排老屋要拆除,誰都是會有點遺憾,誰都會有點惋惜,林文捷的思想也曾有過斗爭,但很快戰(zhàn)勝了自己。
9月29日上午,林文捷站在老屋前,屋內(nèi)的東西已經(jīng)在前幾天就已經(jīng)騰空,他蹲在老屋前拿著木條,拾起一塊木條扒拉著曾經(jīng)的回憶,此刻他的心情輕松多了。
林文捷,長樂海漁局干部,今年四五月被抽調(diào)到文武砂濱海新片區(qū)參與征遷工作。從此,拆遷成了他生活和工作的主題。
單位剛派他來做工作時,他也矛盾過。他的祖屋和九層新宅都劃入福州濱海新城啟動區(qū)一期重點征遷項目。他即是抽調(diào)的拆遷工作干部又是被拆遷戶,經(jīng)過他兩三個月的努力,他的叔叔和堂兄弟如期簽約,陸續(xù)開始了騰屋和搬遷……
這一個個的拆字背后蘊藏著多少的艱辛和付出?他又是如何平衡好自己的特殊身份的呢?
今年四五月份,他抽派到自己老家做征遷工作,得知他被派下來做工作時,他的幾個堂兄弟們一邊鄙夷地看著他,一邊半開玩笑的對他說:“文捷,聽說你來做我們的工作,要是拆了,你家可要帶頭先拆,你們幾個兄弟蓋的九層新樓,還很新哦!”自從得知他身份后,堂兄弟對他的眼神就跟往常有了區(qū)別,那刻心里的委屈也只有自己能體會到。
林文捷坦言,擁有“雙重”身份的他,承受著兩頭的壓力。一方面,作為黨員干部,身上肩負著片區(qū)的征遷工作任務;另一方面,作為被征遷戶,主動帶頭并說服家族眾人征遷,遭受到許多質(zhì)疑和不解。
“征遷難”是社會公認的大難題,如何在征遷中做好平衡?以情感化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根本。
就拆遷戶而言,最關心的莫過對自己拆遷的賠償標準,對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對拆遷政策的解,讀是打開這心結的一把鑰匙 ,而林文捷的雙重身份是越過這道坎的關鍵點。
“政府對提前簽約的獎勵一定是公開、公正,早簽得實惠,晚簽必吃虧”為了在拆遷上得做好堂兄弟的思想,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他一次次召集說道理,擺政策,釋疑題,嘴唇說破了,嗓子講啞了。他把最關心的問題一一羅列,“安置房不會落空,先簽約的先選房,做釘子戶的只會越拖損失越大 ,政策宣傳到位他們也就理解了。”
在文武砂征遷的土地上,每到一處,我們總能聽到這些征遷過程中的故事,征遷過程的點點滴滴,無不滲透著人文關懷。
不知多少個夜晚,多少次溝通,林文捷的付出終于轉變了這些兄弟們的思想。
5月中旬的一個晚上,林文捷再次來到大哥林文忠家里,并召集了其他幾個兄弟。他將心比心,對兄弟們表示情感上的理解,同時曉以大義,告訴他們城市的發(fā)展是大家共同的未來,項目的建設勢在必行,征遷工作不可能半途而廢,既然如此,何不舍小家為大家?此外,針對兄弟對安置房的顧慮,林文捷詳細解釋相關政策。舍小家為大家,并不意味著犧牲小家的利益,而是為了把兩者更好地結合。林文捷告訴大家,政府會在政策允許范圍內(nèi),實現(xiàn)被征遷戶的利益最大化,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而且,越早征遷,在安置方面也會有更多的選擇。
文武砂鎮(zhèn)副書記、紀委書記卓香仁這樣說道:“林文捷同志既做好黨員干部,堅持政策、原則不動搖,又作為被征遷戶,在受到家族反對情況下,能夠耐心走訪,一步步做他們思想工作,不分白天黑夜積極宣傳征遷政策,有效促進了和諧征遷,同時也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思想通則百事通,政策明才擺得平。林文捷說:“征遷固然是一大難事,但只要以心換心,做細被征遷戶的思想工作,提高大家對征遷發(fā)展的認識,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nèi),解決群眾的問題,保障他們的利益,就能贏得群眾的支持。”
福州濱海新城啟動區(qū)一期9平方公里涉及文武砂鎮(zhèn)面積6.3平方公里,涉遷戶數(shù)887戶,人數(shù)2742人,房屋1450棟(面積約25萬平方米)。應征交土地9450畝。目前,福州濱海新城啟動區(qū)一期文武砂鎮(zhèn)已完成交地4806.7畝,已完成房屋丈量802戶,簽約457戶,已征遷207戶,征遷面積約3.85萬平方米。
文武砂鎮(zhèn)的征遷地,許多曾是被征遷戶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他們收拾起家當,搬離故居,克服征遷期間生活、生產(chǎn)上的不便,一切為了這個城市未來發(fā)展更加美好。
(記者 陳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