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剛剛接待完一位幫教涉案少年,鄭玉芳回到電腦前,忙碌了一天的她,微微露出一絲倦容,但談到工作,卻又仿佛忘記了疲憊。
市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的這名女檢察官留著蘑菇頭,有一張親切的娃娃臉,卻已經(jīng)是一名堅定的資深檢察官。從檢19年,她將檢察事業(yè)視為畢生追求,用關懷熨平失足少年的受傷心靈,如春風化雨般浸潤人心。
耐心:在可控的范圍內,再努力拉他們一把
中學生小陳(化名)在初三那年夏天迎來了人生的一個轉折點,當天,他的幾個朋友在游戲廳和人打了起來,小陳雖有遲疑,但也上前踢了幾腳,最終,對方被打成重傷,小陳也把自己送進了看守所。
案件到了檢察院,鄭玉芳注意到了生性率直、并且極度渴望回到校園的小陳,幾次預審,通過走訪學校,家庭,檢察官決定拯救這個孩子。她幾經(jīng)奔走,努力通過村居做工作,搭起和被害人和解的橋梁,因為從犯,小陳得到被害人諒解,走出看守所,并被附條件不起訴。
沒幾天,小陳順利接到了高中的錄取通知,那一刻,他留下眼淚。一年的考驗期,案外工作還在繼續(xù),長樂檢察院的一對一、個性化心理干預制度,設置了專業(yè)化的干預基地,為每一個涉罪未成年人量身定制干預計劃。身為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鄭玉芳針對小陳存在的社會習氣和被關押后的逆反心理,積極疏導,矯正糾偏,堅持每月一次到學校指導幫教,定期掌握思想動態(tài),幫助小陳重拾信心。
“每一次走訪,我都看到他的改變,他慢慢地變得積極、開朗,并且愿意和我傾訴生活中遇到的事,他和我說,要通過努力,彌補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從一個問題少年,到陽光少年,這樣的轉變讓鄭玉芳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2015年9月,小陳順利考入了河南某大學,他喊鄭玉芳“檢察官姐姐”,并至今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
“如果你問我,身為一個未檢檢察官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耐心、堅持。”鄭玉芳用輕柔的語氣說出這句話時,無比堅定。
工作中,她面對的是一個個誤入歧途而蒙上陰影的問題少年,鄭玉芳選擇“在可控的范圍內,再努力拉他們一把”,耐心挽救深陷涉訴壓力、前途未卜的孩子走出困境,使其即將扭曲的人生軌跡得以矯正。從事未檢工作以來,她幫教的14名未成年人中,有3名考上大學、有4名在工作崗位表現(xiàn)突出。結束考察后,這些孩子仍然與她保持聯(lián)系,他們親切地喊鄭玉芳姐姐,說“遇見她是一種福氣”。
愛心:為孩子們傳遞善良和正義的力量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鄭玉芳對涉罪未成年人的挽救像春風一樣,能夠溫暖人心。她深知挽救一個孩子就是挽救一個家庭,在幫教考察期內,她不辭勞苦、不厭其煩,通過走訪、心理疏導、微信、電話、QQ、參與社會公益勞動、安排就業(yè)、就學等多種方式,陪伴在涉罪孩子的身邊。
鄭玉芳在關愛女童、救助被害人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她通過心理疏導、申請法律援助、走訪調查消除影響、協(xié)助轉學、為家庭困難的未成年被害人家庭申請救助、申請低保等方式,全方位地救助未成年被害人,確保未成年被害人健康成長。2016年6月,一年級女生小蕾(化名)被猥褻,將犯罪分子依法嚴懲后,問題還很多。小蕾開始對上學產生恐懼,鄭玉芳意識到,舊的環(huán)境只會讓小蕾痛上加痛,一場全方位的救助迅速展開。聯(lián)合有關部門,啟動司法救助機制,邀請長樂市心靈驛站的老師提供心理輔導,最重要的是,趕在新學期開學前,完成轉學。雖然沒有先例,但為了孩子,鄭玉芳帶著材料,四處奔波,也得到了長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的充分認可。去年9月,小蕾坐在了嶄新的教室中,慢慢地又重新綻放出笑容。為了提升救助效果,今年初,鄭玉芳還牽頭與化纖龍頭企業(yè)恒申集團合作設立了全省首家未成年人專項救助基金,引入社會力量,關愛未成年被害人。
為了推動未檢工作社會化、體系化進程,鄭玉芳也在不斷奔走,與公安、法院、司法、婦聯(lián)、團市委、教育局等部門密切聯(lián)系、通力合作,搭建了未成年人保護平臺,協(xié)助建立長樂市未成年人司法保護中心,帶動了全社會力量共同關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由她帶領的長樂市檢察院“法治校園巡講團”,將普法工作做在前面,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點滴付出,收獲贊譽,鄭玉芳先后被評為2010年度長樂市優(yōu)秀公務員、2010年度長樂市“三八”紅旗手和2012年度長樂市優(yōu)秀公務員、全省檢察機關先進個人、福州市第五屆道德模范等。
每當看到“歪樹苗”被扶正,孩子不斷蛻變,鄭玉芳覺得很幸福,也特別自豪。在她看來,未檢事業(yè)融匯了關懷、包容、愛心、耐心、堅持等,這位一心投入未檢事業(yè)的女檢察官,既有如山的堅毅,也有似水的柔情,不忘初心,一路前行。
(記者 林旭輝 通訊員 江大勝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