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在長樂有一種特色風味小吃肉燕,俗稱“太平燕”。逢年過節(jié),大家都會買來品嘗或用來招待親朋好友,以祝愿新的一年“平安吉祥”,有“過年吃肉燕,無燕不成年!”之風俗。
春節(jié)前,金峰鎮(zhèn)制作肉燕出售的老陳每天請來5、6個幫手,起早摸黑,忙著為客戶加工預訂的“肉燕”。他告訴記者,過年期間生意很好,一天大約賣四五百斤。早上三點起床到晚上11點才休息,一直做還不夠賣。
“肉燕”因其外觀形似飛翔的燕子而得名。春節(jié)來臨,它之所以熱銷,除了其口感勁道、味道鮮美之外,還因為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太平燕”,大家都希望在過年的時候煮上一碗品嘗,或者用來饋贈親朋好友,祝愿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在長樂,過年過節(jié),訪親訪友,把肉燕當作一個品牌送給親戚朋友。按照風俗習慣,每家每戶都要吃,吃一下表示平安順利!萬事如意!肉燕在餐桌上是一種很吉利的食品,過年過節(jié)吃肉燕表示太平,所以說,逢年過節(jié)都要吃這個東西,正月客人來了,更要用它來招待客人,就是為客人送上平安的祝福!
肉燕工藝精巧,純手工制作,主要選用新鮮的豬后腿肉,剔筋去骨,切成厚片,然后用木棰反復捶打成肉泥,和地瓜粉一起搓揉,揉勻后用搟面杖將其搟成布匹狀的燕皮。皮搟好后切(成小片),然后包餡。老陳介紹,包餡很有技巧,最正宗的包法是:用竹筷挑一點肉餡,放在四方形的燕皮中間,然后將四個角合攏起來,把邊皮捏成形如燕子的尾巴,在蒸籠上蒸熟后即可享用。
據(jù)了解,長樂肉燕始于明朝嘉靖年間,由浦城縣流傳而來,人們常把它與鴨蛋一起煮,因長樂話里鴨蛋與“壓亂”、“壓浪”諧音,寓意“太平”,故又有“太平燕”之稱。
(記者林雪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