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烘干、揉拌
腌制、裝瓶
……
日前
記者在營前街道湖里村
藝博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看到
工人們正搶抓春節(jié)期間消費旺季
加班制作大頭菜
確保產品如期供應市場
“這是今年最后一批了大頭菜了,經過烘干腌制,出品在9000斤這樣,我們現(xiàn)在一斤至少可以賣到20塊,這筆收入對我們來說還是不錯的。”合作社負責人林寶忠一邊介紹,一邊忙著將新一批的大頭菜放入到烘干設備中。
別看大頭菜的制作工藝并不復雜
但烘干步驟卻十分關鍵
通過對時間和溫度的精準把控
確保大頭菜營養(yǎng)成分的最大保留
和風味的完美轉化
林寶忠說:“烘的時間不夠,大頭菜就很容易變質,時間過久,就會影響口感,所以這個是憑著多年的制作經驗來判斷。烘干完成后,要拿出來冷卻一下再烘一遍,可以鎖住大頭菜的原味,而且口感更脆。”
烘干好的大頭菜,再與事先準備好的花椒面、鹽巴、味精、白糖等多種調味料按一定比例進行揉拌,裝入罐中靜置10天,爽脆可口、風味獨特的大頭菜便大功告成。這種風味小菜不僅是當?shù)厝瞬妥郎铣R姷拿朗常踔吝h銷美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以熟悉的味道一解海外鄉(xiāng)親的鄉(xiāng)愁。
據(jù)了解
湖里村有著悠久的大頭菜種植傳統(tǒng)
憑借適宜的土壤和氣候條件
所產大頭菜
品質優(yōu)良,口感脆嫩
近年來
村民們不斷改進種植技術
采用了科學的種植方法
和精細化管理
進一步提高了大頭菜的產量和質量
“我們村委會將前期從農戶手中流轉的80畝土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交付給藝博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統(tǒng)一管理使用,吸納35位村中閑置勞動力就業(yè),村民在生產期時月收入可達四五千元。目前全村共種植大頭菜約150畝,產量達30萬斤,大頭菜腌制成品后產量在6萬斤左右。”湖里村黨支部書記李雯婧說,大頭菜的生長周期較短,從下種到收成只需60天,這一優(yōu)勢不僅讓農民們能夠快速看到種植的回報,也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實現(xiàn)了冬閑田變增收田。
大頭菜是湖里村的特色產業(yè)
也是當?shù)卮迕裨鍪盏闹匾獊碓粗?/p>
下一步
湖里村將繼續(xù)謀劃
以大頭菜產業(yè)為主要品牌的
農業(yè)集體經濟運營模式
探索大頭菜產業(yè)的多元化發(fā)展
進一步提升產業(yè)附加值
讓“老味道”煥發(fā)“新活力”
為鄉(xiāng)村振興增添新動力
(記者 王圣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