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訊 狀似黑加侖,融合多種水果口味,咬一口有爆汁的感覺……進入5月,水果界的“愛馬仕”,長在樹上的“黑珍珠”,嘉寶果迎來了豐收采摘期。
近日,記者走進江田鎮(zhèn)溪湄村的溪源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一眼望去,百畝果園果樹剛挪進新窩,大小不一、有綠有紫的果實掛上樹梢。
溪源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李守欽介紹說,樹葡萄是合作社今年剛剛引進的水果,主要為三個品種:四季早生、沙巴、阿根廷。目前,該合作社種植總面積約150—170畝,樹葡萄種植面積為30畝,擁有樹齡10-12年的樹葡萄幾百棵,今年已經開始掛果,4-5年的小苗1000多棵,預計要兩年后開始掛果,總共種植樹葡萄1500~1600棵。
樹葡萄一年可以收果2~3次,一般是在三月份開始開花,四月底開始有成熟的果子可以采摘,眼下正是品嘗樹葡萄的最佳時期。
“我們的果樹都是通過原生態(tài)種植方式,施的是有機肥,種植出來的樹葡萄甜度高,風味佳,立摘可吃。”李守欽告訴記者,樹葡萄種植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主要做好防護蟲害和施肥。
“目前我們正在做水肥一體化,讓剛種下的樹葡萄可以吃夠營養(yǎng)。”李守欽說,雖然今年第一年移植產量有限,但只要施肥足夠,到明年產量就會大增,一棵樹大概可收10斤,預計年收可達40-50萬元。
溪湄村四面環(huán)山,空氣清新,在清澈的山泉滋潤下,非常適合種植水果,但在溪湄村梯田種植,也比一般的平地成本更高。
李守欽告訴記者,他以前也走過許多彎路,之所以選擇在溪湄村種植的原因:一是晝夜溫差大,山上跟山下晝夜溫差達3-4度,這邊種出的水果比山下成熟期一般要晚半個月,掛果時間也長,甜度更高,經濟價值高;二是溪湄村周邊沒有水的污染,保證了水源干凈,種出的水果更好吃。
念好“品質經”,撬開“市場門”。憑借著良好的品質,溪源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的百香果已在長樂市場走俏多年。但李守欽并不滿足于此,還繼續(xù)擴大種植品類,以采摘園為定位,按照不同成熟期,引進特色優(yōu)質果樹,做到四季都有水果可摘,探索出一條特色農產品致富新路徑。
除了百香果、樹葡萄,他還引進了紅心芭樂、木瓜蜜丁橙、脆蜜金柑、藍莓、桑葚.......“明年年收入預計應該能達到300萬元,后年可能產量稍微再高一點。”李守欽滿懷笑容的說道。
不斷引進新品種,規(guī)劃產業(yè)布局,提高水果產量,園內一顆顆掛滿枝頭的碩果,正是種植戶李守欽對新產業(yè)致富的新期望。
(記者 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