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這個國慶假期,長樂猴嶼成為大家觀光游玩的“網(wǎng)紅地”。而在猴嶼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有機交融的洞天巖景區(qū),絕對不容錯過。
在猴嶼洞天巖景區(qū),游客不僅可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成108景、感受“一巖兩樹 同根并茂”的神奇魅力,還能禮拜屏山古寺、用膳凈名閣素菜館、挑戰(zhàn)叢林飛躍……
洞天巖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森林”藝術(shù)品,山上怪石嶙峋,異樹冠絕,奇洞羅列,從山麓到山頂逶迤200多米的天然巖洞,妙趣橫生,堪稱閩江一絕,萬語千言都不及身臨洞天巖的震撼。
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巖洞有10多個,如“狀元洞”“仙人洞”“蝙蝠洞”“充天洞”“涌泉洞”等。有的迂回曲折,步步景生;有的徑收為洞、洞盡徑開;有的洞中套洞、洞上疊洞;有的狹窄如帶、僅容半身而過;有的寬闊似廳,可攤席鋪筵;有的陰不見掌,不辨東西南北;有的光影幻射、得現(xiàn)乾坤倒轉(zhuǎn),總共有108景,洞天巖也因此而得名。
洞天巖中心建筑是屏山寺,為宋孝宗年間名臣、吏部尚書、端明殿學(xué)士鄭丙所創(chuàng)建。屏山寺山門的位置低于江邊的雞籠山也有特別的含意,因為今日郁郁蔥蔥的山頭就是當年戚家軍營寨的遺址,站在城墻上,往后看是義冢,而往前望寨址,則需仰起頭來,以此表示對愛國愛民軍隊的崇敬之情。
穿過山門,?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閣、仰佛堂等皆依山而就。一個個華亭,各立蹊徑,點綴綠叢,既供人休息,又可以賞景。凝云橋、仙人橋、秀安橋巧布巖壑溪澗,既利通濟,又增景觀。“千禧”“錦屏”“海闊天高”“山濤海籟”“一巖兩樹,同根并茂”等摩崖題刻和亭臺樓宇上名人對聯(lián)詩句,都可揣摩玩賞,增添雅興。漫步從林間,呼吸著大自然的氣息,蜿蜒的水霧由上而下,給人一種置身于仙境的感覺,忘卻生活的煩擾,享受此刻的安寧。
站在山上,典型的江濱風光盡收眼底。近處,海渚萬畝,葦草如茵,牛羊點點;港道里扁舟慢渡,漁歌唱晚;瑯岐島阡陌交錯,鋪金泛銀,展翠繡綠;對岸江海交匯處群山環(huán)立,嵐氣氤氳,山麓樓墅崢嶸,車流蠕動……可謂一幅雄渾壯美的《江山萬里圖》,一首豪邁動聽的“閩江放歌”。
順勢登上山頂,開發(fā)不久的“叢林飛躍”游玩項目為景區(qū)注入新的活力與探險色彩。游客在享受驚心動魄的同時,還能領(lǐng)略到自然、人文交疊的大美之境。
在這里,或高或低的青山依舊挽著“手臂”,背倚著漫天白云。或大或小的巖石仍然挺著“頭顱”,靜靜地,莊嚴地,看著那一灣碧流,好似迷戀著碧流的寧靜與嫵媚。碧水微波,心儀著青山的偉岸與蒼翠;綠樹婆娑,撫摸著巖石的堅韌與精神。
時光不老,我們不散,我一直在猴嶼洞天巖等待您的到來!
(記者 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