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峰胡椒餅以噴香誘人,酥脆適口,味道獨特而聞名遐邇。近日,記者來到一間小小胡椒餅店,嘗了一小塊,果然名不虛傳。
店主朱永海,今年38歲,安徽人,來長樂金峰打工13年,拉車、打雜,什么都干,4年前的一次偶然機會,在金峰一家糕餅店幫工,老板老唐見朱永海能吃苦,又肯干,就向他傳授胡椒餅制作手藝。一年后,老唐上福州開餅店,朱永海沒跟上去,獨自在不起眼的路邊開了一間專營胡椒餅店,三年來生意紅火,供不應求。
據(jù)了解,胡椒餅以精面粉為原料,配以適量的食鹽和堿,加水反復推揉,直到面團越柔軟越好,配上香蔥、肉絲、胡椒粉等作餡,一塊餅作好了,貼在事先準備的烤爐內(nèi)壁上,再點燃爐內(nèi)環(huán)保木炭,一直烘烤到餅呈金黃色再鏟下出售,剛出爐的胡椒餅特別芬香酥脆。
關(guān)于胡椒餅有一個歷史故事。相傳明朝戚繼光抗倭時率領(lǐng)士兵東征做了許多光餅和征東餅,解決了當時士兵們的口糧問題,后來由于士兵長期缺乏葷味,再加上南方氣候潮濕,許多士兵患上濕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百姓們用鄭和下西洋從重迦邏帶回來的光餅的料再加胡椒、糟菜、肉絲、蔥等佐料,這樣既解決了士兵們長期缺乏葷味造成的營養(yǎng)不良,也緩解了士兵們的濕疹疾病,大大提高了士兵們的戰(zhàn)斗力。
朱永海說,制作胡椒餅純是手工,生產(chǎn)數(shù)量有限,想多做也不可能,一般每天可做5-6爐,約有700多個餅,一般到下午1-2點就賣光了。“胡椒餅作為金峰特色食品,雖然利潤薄,只要人們喜歡,我都會繼續(xù)做下去!”朱永海說。
(記者 王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