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隆重而來,悄然而去,有朋友說:“年難過年年難過年年過”,年的意味究竟是什么?答案隨著年歲增長,時光流逝也變得不盡相同,年少時的年味是綻放手中炮竹焰火絢爛的歡欣;是新年和小伙伴展示新衣裳的臭美;是吃上久盼的年夜飯的滿足;是拿著嶄新的壓歲錢數(shù)了又數(shù)的愜意……而如今步入中年說起年味卻不禁感慨那少時的歡愉早就褪色成記憶,已成回不去的童年。再品年味已無少年時的那份期盼,倒多了一份“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的感慨。
時節(jié)已到大年初一,外面陰冷小雨,凌晨五點已被一陣又一陣的鞭炮聲喚醒,睜開睡意朦朧的眼,也學長輩燃香放炮辭舊迎新,一早煮了餃子給一家人吃(吃餃子的寓意是一年交好運)。一早一番操勞后,開始對鏡梳妝,赫然發(fā)現(xiàn)絲縷白發(fā)已從厚厚的發(fā)底爬到表層醒目處,那一臉的暗沉也寫滿這些日子里忙里忙外的桑滄印記。啞然一笑,拿出化妝箱開始修顏,妝畢,終于按下“忙碌”的暫停鍵,開了暖氣靜坐艾團一邊做艾灸,一邊飲紅酒回味而今之年味的不同處。
年味之“苦辣”
從過小年這天開始掃塵清理準備除舊迎新,似乎每天在上班之余都在為“新年新生活操心操勞”,年關的每一天都睡眠不足,但又時刻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說的為美好的新生活“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的信條。指揮家里大小掛上紅燈籠、貼春聯(lián),在門楣上掛上兩串喜慶的塑料鞭炮。逛了無數(shù)次淘寶和菜市場,各種年貨往冰箱堆,各種祈福的水果、葷素祭品輪番上桌。這對于平日從不上市場的我無異于像做一場晚會般的勞師動眾,要做好各種籌備工作,寫下清單,想好每一道上桌祈福的祭品的寓意。買上柿子求“事事如意”;拎上蘋果求“平平安安”;滾幾粒湯圓求“時來運轉”……豈是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這么簡單?查查去年同事拍給我的祭祖和祭灶的照片,再去百度搜搜年關中的每一關該講究些什么?盡管如此,還是經常在祈福祭祀的儀式上每有疏漏。老輩人說的什么5道葷菜、5道素菜、5道菜禮、5道水果等等,光擺盤數(shù)數(shù)就常常弄迷糊了。
記得有一年祭灶漏了倒酒,后來儀式結束自己代為喝了半瓶以示向神靈致歉,后來聽對面阿姨說祭灶公灶婆得倒茶,吃了年糖年餅,口干舌燥得用茶解膩上天說好話,第二年我倒茶了,又聽一老人說還是要倒酒,過節(jié)喝酒高興了上天都說好話。究竟是喝茶還是敬酒,至今仍云里霧里,我只好說“大吉大利,不知者無過,心誠就好!”。
對于走親訪友拜年這等事,我更是做得極少了,但仍是逼著自己開車走了兩三家,那些個奔波、客套和繁瑣讓自己真有一種心力交瘁的感覺,夜里周身疼痛竟又一次失眠。想想對于我這樣一個不懂人情往來、生活經驗有限的人來說確實有難為之處。平素就沒有學會世故圓滑的我對人對神都沒有過多的細膩和考究,始終認為內心保有一份對天地萬物的虔誠和敬畏,足矣。
年味之“酸甜”
媽媽常常嘮叨:“算了,你也別傳承這些風俗了,做個簡單的人你都力不從心,擺弄這些做什么呢?”我也多想象從前一樣十指不沾陽春水,“坐享其成”,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可一年又一年,我們從天真無憂的孩童走進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理想早從豐滿走向了骨感,中年意味著更多的肩負和承載。看著日歷在無奈中被一張又一張的撕去時,回首匆匆的過往你總覺有那么些不完美,那么些遺憾,于是總希望在新年到來之際,通過諸如貼對聯(lián)、掛花燈、陪孩子放煙火、給老少壓歲錢等這樣的儀式來告別過往的不愉,更寄托對新年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以往很多年我和兄長約好各不給對方的孩子壓歲,都嫌壓歲壓來壓去麻煩,直接省去了這個環(huán)節(jié)。今年孩子居然嘟囔了一句:“人家孩子過年都是走親串戚拿壓歲錢,為什么我只有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和爸媽的紅包……”我看著即將成人的大個兒子,突然間感覺到自己仿佛是虧欠了孩子一樣,省去了一個壓歲環(huán)節(jié),少了親戚間的禮尚往來,許多的親情或許就此淡漠了。民間俗語說:“親戚親戚有走才會親”,或許過年更深的意味應是拾起那份久遠的友情和疏淡的親情。于是我主動給了已經成年的侄兒一個大禮包,出乎意料的是孩子非常開心地接受了,發(fā)了句“姑姑新年快樂!”和“擺臀”歡呼的表情包給我,足見孩子對“壓歲”之渴望。還去見了一年未見的“老外婆”,年逾91歲的她已經迷迷糊糊,一會認得我一會又不認得了,但她始終一直面帶笑意圍著灶臺轉悠非要煮點點心給我們吃,但又不知拿什么去煮。見此情景,我不禁鼻子發(fā)酸,想起早年間外婆利落得做著番薯蝴蝶包挨家挨戶去送的那份甜,細想自己做得該是多么的不夠,或許也只有這個時候再不能為自己找很忙沒空回鄉(xiāng)的借口了。
而年味之“甜”在于除夕無論多忙,都總要給那久不聯(lián)系的同學和親人道一聲“新年好”,微信中的各種美好祝福滴答互為往來。對于那些“財源滾滾”“越來越年輕漂亮”“步步高升”這類的祝福語言,我向來沒有太多驚喜和奢求,而對于那些有心的朋友說的祝福孩子成才成長、家人康健的話,我是尤為喜歡的,或許這應該是所有中年人的最深的期盼,無論是祈福或是禱告,已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的中年我們,總要把最深的祝福送給孩子,祝福孩子立鴻鵠之志,而終有一日鵬程萬里!祝福父母雙親身心康健,安享晚年!除此年味之“甜”還在于春節(jié)期間總有一事值得慶祝,那便是結婚周年慶,所以每年忙碌后的我總有一份豐厚的犒賞,今年婚姻之旅竟有20年之長了。另一半送了一部手機和一輛時尚的愛瑪電動車以紀念這個特殊“20220202”的日子。
在霹靂啪啦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又飛逝而去,看著一份游絮飛絲般的思緒隨艾煙獨舞,此刻寧靜,用心感受一年的溫情與厚重,感嘆這個季節(jié)的風景,已經永遠停留在時間的輪轉里,帶著憧憬、感慨和未知的等待,我們被時間的洪流挾裹著前進,于是對年味的詮釋便有了最好的答案:“年的忙碌或許就是為了營造生活的那么一種儀式感,在累中鍛造對家人的責任,在苦中醞釀愛他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