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一個充滿詩意的花名,她讓人想起許許多多如詩如畫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是宋代林逋的梅花,這境界,道出了月下梅花的幽香與寧靜。“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這是唐代張謂的早梅,這很明顯,是白色的梅花,讓人想到了潔白的雪花。“雪里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宋代辛棄疾《念奴嬌·梅》,詞里盡是梅花的溫柔與明秀。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南北朝陸凱《贈范曄詩》,把江南的春天贈給你,這是一種如何高雅的意境?“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元代王冕《白梅》,清香散發(fā)傳遍天下,給大地帶來盎然春意。“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宋代盧梅坡《雪梅·其二》,晚上詩寫成后又開始下雪了,雪與梅花合成真正的春天使者,詩、雪、梅組成十分的春色。千姿百態(tài)的梅花,在文人墨客的眼里,盡展風(fēng)騷,讓人目不暇接,芳馨陣陣久在心頭,永不抹去。
詩意梅花,歷代被文人墨客所尊崇。長樂有一個古鎮(zhèn)的名稱,與這花名一樣,也叫梅花,這些詩句,每每用在這個古城,都能恰如其分,古鎮(zhèn)梅花,就是一個洋溢馨香的地方。
梅城弄笛迷騷客
花港拋梭萃麗人
這是長樂文化人張一洵先生撰寫的一個梅花的楹聯(lián),這里面透露著兩方面的信息,一是吳航十二景之一的“梅城弄笛”,吸引著文人墨客;另一個是海濱古城的人文,麗人薈萃。
封建時代,縣令賀世駿,在長樂任職期間,把長樂的美景歸納為十二景,并且,每一景都題詩贊頌。其中,梅花的“梅城弄笛”這樣寫道:
梅花叢中斗城懸,傍水依山面面妍。
長笛一聲倚畫閣,清音幾曲入云天。
興來掩抑情何極,吹到悠揚(yáng)怨亦捐。
最喜月明風(fēng)靜候,樓中有句憶青蓮。
這詩句,寫到梅花鮮艷,笛聲悠揚(yáng),明月清風(fēng),詩意綿延。古城矗立在梅花叢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境界,依山傍水,海濱風(fēng)光,盡顯眼底,讓人遐思翩翩。然后,一曲笛聲響起,給美麗的古城增添盎然的情趣。
由于古城有“梅城弄笛”充滿詩意的一景,難免讓人浮想聯(lián)翩,文人古榕先生想到:明代有相當(dāng)于今天一個團(tuán)的官兵在這里守城,并且,大多是北方人士,來到南方后,總有思鄉(xiāng)之情愫,在靜靜的夜晚,在這座古老的城墻上,有人吹奏起笛子獨(dú)奏曲“梅花三弄”,如歌如泣,幽怨綿綿。這笛聲,渲染了這月夜思鄉(xiāng)的情懷,每個在梅花城過夜的人,總有這些激蕩人心的感受,成就了“梅城弄笛”的美景。
著名作家詩人郁達(dá)夫,與福州有深厚的淵源,寫了大量的福州方面的散文。他在《閩游滴瀝之六》中,寫到:聽說長樂縣的梅花村,是產(chǎn)美人之鄉(xiāng)。這句話常被人引為美談。說明長樂梅花很久以前就有美女居多的傳聞,在長樂,大家可以一下子舉出大量的長得好看的女人來,這是茶余飯后常有的話題,也是讓梅花女人引以自豪的論據(jù)。確實(shí),許許多多的條件,造就了長樂梅花出美女的盛名。地理氣候、區(qū)域特色、婚姻種族、人文習(xí)俗、工作性質(zhì)等等,都可能讓梅花的女人長得健康、漂亮。這些女人,加上他們從前長期在海濱織魚網(wǎng),簡直就是一幅幅美麗的美女織網(wǎng)圖,讓人遐思飛揚(yáng),如醉如癡。
曾經(jīng),我國著名詩人蔡其矯,一次次到長樂梅花的海邊,為一個織網(wǎng)的女人拍照,寫詩。記得最著名的一句詩是:發(fā)光的臉上仿佛有歌聲。多少年過去了,那個臉上有歌聲的梅花海邊女人早已不知嫁到何處去了,但,這歌聲,卻還在海邊不斷的傳著。。。。。。
梅壺永諦千秋誼
花月長諧百世緣
長樂海濱詩社老會員陳瑞志先生,曾有一個聯(lián),寫道:梅壺永諦千秋誼,花月長諧百世緣。
這一楹聯(lián),從“梅壺”二字,大家就可看出是寫長樂梅花與連江的壺江村締結(jié)千秋情誼的典故。長樂梅花,作為閩江入海口南岸的世代漁村,與閩江入海口北岸的連江縣壺江村,形成一水之隔兩相遙望的漁村,長期在海上作業(yè),結(jié)成深厚的情誼,這在兩地,多年以來,傳為佳話。這份情,何止是百世緣分。
封建時代,海上作業(yè)的漁民,在靠海吃海的浪濤營生中,常常有海盜侵?jǐn)_漁船,雖有地方政府管治,但,發(fā)生在海上的事件卻無法及時制止,只能靠漁民自救。長期海上奔波生活的漁民們就在海上結(jié)成互助的聯(lián)盟,遇到騷擾的海盜,大家就聯(lián)手對抗。每次抗擊海盜事件后,他們研究總結(jié),形成共識,必須有一個聯(lián)絡(luò)暗號,因此,哨語“依舅”就產(chǎn)生,并且一直沿用幾百年。親切的依舅稱呼,結(jié)成了幾百年的友情。
海上難免遇上臺風(fēng),或者漁船出故障,見到海面上有漁船經(jīng)過,只要呼叫“依舅”,互相就知道是梅花或者連江壺江的船只了。明代,東海常有倭寇騷擾漁民,梅壺兩地的漁民更是團(tuán)結(jié)一心,共同抗擊倭寇。長期海上的互助,留下了許許多多美麗的故事,在兩地民眾中廣為傳頌。
漁民們長期凝結(jié)成的友誼,不只是伸手援助的舉手之勞,還有不少生死與共的血濃于水的親情關(guān)聯(lián)。因此,為了將這世代傳承的親情友情繼續(xù)傳揚(yáng)光大,梅花人民出資在連江縣壺江村建造了一座友誼坊,壺江人民出資在梅花的將軍山建造了一座友誼樓。讓這巍巍屹立的一坊一樓永遠(yuǎn)矗立在兩地人民的心中。
梅城御寇消民瘼
花港陳兵壯國威
梅花林位宮管委會的一次詩事活動,詩侶潘傳泳這一對楹聯(lián),說出了一個梅城抵御賊寇的往事。梅花城建造于明朝,當(dāng)時這里民眾長期受到海上登岸的倭寇的侵?jǐn)_,民眾苦不堪言。明朝當(dāng)局就在海濱筑起了一座圍城,高大的城墻抵住了倭寇的入侵。
城墻筑成后,政府還派兵駐守,還組織民間力量,共同抵抗倭寇。當(dāng)時,最為著名的就是一個名叫林位的將軍,他堅守梅花城,并且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梅花城民眾的安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黑臉將軍林位,威震海疆,讓倭寇望而生畏。
人民群眾心中自有一桿秤,誰為他們做了好事,做了犧牲,他們就是世代感恩。林位將軍去世后,梅花人民在當(dāng)?shù)兀ㄆ鹆艘蛔┓盍治粚④婌`位的神宮,讓他抗擊倭寇、保家衛(wèi)國的精神世代相傳。
如今,林位宮香火鼎盛,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林位將軍在九泉之下應(yīng)該含笑安眠了。
梅放能期天下暖
花榮已肇萬家春
欣逢盛世,新時代的梅花人民走上了小康之路,將軍山上梅花吐艷,長樂著名詩人陳宏輪,寫下了:“梅放能期天下暖,花榮已肇萬家春”的詩句,全面概括了春暖萬家,喜逢盛世的喜悅之情。
春天來了,梅花開始展艷吐芳。梅花鎮(zhèn)政府與人民群眾一道,在將軍山種植了成片的梅花林,春節(jié)期間,梅花綻放芬芳,紅的艷如火焰,粉的鮮似粉黛,白的晶瑩如雪,綠的亮麗如翠。梅花叢中的瑜伽練習(xí)者,也在這大好的春光下,展示青春的魅力。
遠(yuǎn)程趕來的獵梅者,堵住了梅城人歸家的路,將軍山上人如海洋,梅花古城萬人空巷,紛紛加入了獵梅的盛會。更有攝影愛好者,長槍短炮,掛滿全身上下,如蜜蜂般忙碌在花叢中、山道上。
正月初九,每年一度的游神在梅花古鎮(zhèn)舉辦。六村四境的活動,形成了梅花長期的春節(jié)習(xí)俗,黑臉將軍的塑像在家家戶戶門口游走,鼓樂聲、鞭炮聲震天動地,長長的隊(duì)伍在古老的街道里穿越,寫在每個人臉上的都是喜悅,我仿佛也看到了他們臉上仿佛都蕩漾著不老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