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說面向太陽,就是希望,他們說勇敢成長,就是種鋒芒,我相信夢想就是最好的信仰,指引我們向前不會彷徨,擁有夢想的人一定勢不可檔。
——題記
哼著張靚穎的《夢想》,不禁想起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實現(xiàn)中國夢,已經(jīng)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和偉大理想。那“中國夢”是什么?中國夢是和平夢、自由夢、建國夢;中國夢是改革夢、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也是上學夢、就業(yè)夢、致富夢。這美好的“中國夢”就像一道陽光照亮了我的家鄉(xiāng)長樂前進的道路,也騰飛了“長樂夢”,是宜居宜業(yè)城市夢,城鄉(xiāng)一體化的夢,這絢麗的“中國夢”更像一聲強音喚醒了我的夢,那是我一直追尋的美麗的教育夢。
立 夢
那一年,我十九歲。作為“陶行知”實驗班的一名師范學生,帶著好奇和希翼來到了長樂橋里希望小學見習,見識了陳祖衛(wèi)校長帶領著老師們,克服各種困難,幾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山里的孩子。在那里我們度過了短暫的而又難忘的21天,白天,我們和孩子們認真上課,夜晚,和他們排練各種節(jié)目,再伴著星星和蟲鳴送他們回家,給留守的孩子們帶去了無限的歡樂,我們用對教育的熱情和赤誠之心,感染著每一位老師和孩子。最難忘的是離別那一天,孩子們頂著烈日一路追著車,跑著哭著送我們,那情景如刀子鐫刻在腦海里,那一刻我便在心里暗暗地立下志愿:做一個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優(yōu)秀的老師,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讓孩子的心里綠草如茵,繁花似錦。
追 夢
那一年,我二十歲。畢業(yè)那年,我被分配到了離家較遠的學校,一百五十多名的學生中,本地孩子寥寥無幾,皆是五湖四海外來農(nóng)民工的孩子,成績差,習慣差,有的甚至連普通話都聽不清楚,這一切讓我心有所失,那曾經(jīng)豪情的教育夢,在失望與瑣碎的折磨中漸漸地失去了棱角,渴望成長卻無所適從。在迷茫時,偶然讀了《我的教育理想》,被書中的教育理想的光芒深深地打動了:“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那一年,我一周二十二節(jié)課,幾乎包攬了所有課程,我發(fā)憤圖強,潛心教學,虛心求教,課上,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調(diào)整教學方案,課后,認真輔差......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學生的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甚至在匯報課后,領導予以了很高的評價:“你的課,讓鄉(xiāng)村的孩子有了城里孩子的味道,你批改的作文細膩有風格,你會是一位好老師!”聽到這些肯定,我內(nèi)心一震:選擇當老師,是正確的,只有堅定地朝自己的目標努力追逐,能讓自己的夢想“柳暗花明”的。
圓 夢
那一年,我30歲。進城考試的機會,我來到了現(xiàn)在的學校,我一如往昔,嚴謹篤學,廉潔從教,我?guī)缀醢讶繒r間都奉獻給了教學工作。為了大膽嘗試探索新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構(gòu)建高效課堂,課前,我認真研讀教材,查閱大量教學資料,學習制作課件、微課;課上,結(jié)合多媒體信息白板技術等多種手段;課后,寫反思,積累教學經(jīng)驗。為了了解一個學生,走訪家長、同學,觀察其日常行為表現(xiàn),交流談心。為了完成一項集體活動,認真規(guī)劃,反復推敲。為了提高個人素質(zhì),開區(qū)級公開課,片斷教學比武,個人技能比賽……把每一次挑戰(zhàn),都當作成長的閱歷,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這簡單的平凡中,用自己的謙遜和勤奮延續(xù)著自己的夢想,托付著孩子希望的明天。
延 夢
這一年,我40歲。路在腳下延伸,而我一直踐行著教師的職責,一年復一年。當我送走了一屆羽翼漸豐的學生,又迎來了新的一批充滿稚氣的孩子,我一直在盡心地做著最好的老師,因為我知道我在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的同時,也在塑造著孩子們的夢,孩子們充滿希望和夢想的花在我的細心呵護下嫣然綻放。
“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xiàn)理想”。我渴望用三寸長的“白犁”繼續(xù)耕耘歲月,立足自己的教師崗位,恪盡職守,伴著誠實的、創(chuàng)新的、智慧的勞動,一路前行,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