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為見天然。”全國著名僑鄉(xiāng)猴嶼,依山傍水,風光旖旎,景色秀美,是一個能夠產生思想深度、誕生美麗童話的好地方。
——題記
之一:石奇巖怪
或仰、或臥、或倚……嶙峋,嶙峋得有風骨;冷峻,冷峻得落拓自在;蒼勁,蒼勁得震撼心靈。
是矢志不渝的堅定與沉著,更是靈魂的執(zhí)著與孤傲。雕刻著歲月的印痕,刷新著時光的容顏。靈動了光明和智慧,復活了萬物最動人的詩歌。
這里封存著遠古歲月,遺落著歷史煙塵,深蘊著山河壯美。散發(fā)一種無需雕飾的超然氣質,執(zhí)著而柔情,似在吟唱著亙古不變的幽思。
令人神往的風姿異彩和固有的清奇,筋骨和血脈的詩意呈具。在風雨中矗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愿放棄對大地的眷戀,對太陽的向往。
自然的斧頭閃射神異之光,季節(jié)的天象在這里風云激蕩。典懷人間古事,感慨萬語千言。空間與時間,任心徜徉。
高山仰止,歲月總在高處的、低處的巖石上烙上痕跡,讓人們不斷去追尋……
之二:巖洞通幽
迂回曲折、步步景生,徑收為洞、洞盡徑開,洞中套洞、洞上疊洞……一步一景,步移景換;一步一畫,畫畫逼真;一步一詩,詩溢情蕩……
用眼睛去捕捉,用呼吸去感受……行走在時間的背后,我不再是孤獨的旅人。
漫漫石徑,一頭連著故鄉(xiāng),一頭連著遠方;既連著今天,也連著已逝的久遠。
不能言語,卻有聲聲回蕩的呼喚。安祥靜默,卻擁有無比純真的胸懷!
經受著歷史和年輪的洗禮,印證了文化的符號和意義,彰顯了人類的原初守望。承載著古老而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幻化為遠方游子懷念家鄉(xiāng)的鄉(xiāng)愁。
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唯有生命中的鮮活與守望,璀璨了星空。
之三:摩崖題刻
“一巖兩樹,同根并茂”、“海闊天高”、“山濤海籟”……
多少年了,那青苔沒有爬行的歲月。依然舍不下,當年提按的心事。
風,吹疼石頭,落下你的痕跡,永不離棄。
古老的故事煽動了輕盈的翅膀,生長成深刻的風景。
領悟箴言哲理,陶冶靈魂情操,鑄造美麗意象……
這是讀懂一座座巖峰的精妙導語,人與大山的心靈對話就從這里鋪展而去;這是傳遞大山靈魂的生命書法,流淌著千古悠悠的人文血脈……
石礫的光芒,懷揣著深層的偈語。
那燦爛的隱意只留給有緣人開啟,開啟一處處熠熠的寶藏,此時生命方才豁然開朗。
之四:古寺禪意
“屏山鐘瑞氣圣佛福地,石寺真堪畫勝景萃人天。”
一個沉寂的詞語,一片神性的天空,一方憩息靈魂的家園。
磅礴與空靈,蒼茫與風韻,凝重與暢想,悠遠與貼近……每一個鳳檐龍脊的殿宇上,都閃耀著先人智慧的靈光;每一段殘垣斷臂的碑文之中,都回響著文人騷客的低吟淺唱。
一步一首歌,一顧一驚嘆,膜拜者的心,從此系牢在了那山山水水的神韻中。
以脫俗的姿容,獨坐于歲月的深處,靜聽梵音經典,閑看鶴翔云舒。千年的塵埃,飄過歷史的章節(jié),緩緩落定。
捻燃一柱清香,沿著心靈幽暗的小徑,走進佛陀大智大慧的光明。時間的語言凝固了所有的心事,沉默的靜候超脫成一種禪意。踏遍千山萬水閱盡人間滄桑后的積淀,夢想的蓓蕾在絢爛的一刻極盡輝煌。
從清凈中步入清凈,由煩擾中走出煩擾。惟有給擁擠的心靈一片渴望中的空白地帶,生命的空間才能得以不斷地延伸和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