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冬已久,節(jié)近大雪。北國狐襖貂裘,呵氣成冰;閩地長樂,照樣一片陽光,燦燦金黃。
庭前,花木蔥郁。茶花未見開放,只有深紅的、淺紫的三角梅在隨風搖曳,葉片滴著水珠。它才被樓主暖暖澆淋過。
陳老乃東鄰,已健入耄耋。慕其一手好書法,熟識于退休后三五年事。彼此交往,不談利害,只話心語。
先生書法,楷、隸、草皆全,尤臨摹毛體筆劃,足以亂真。
然,每見恭維,只謙辭曰:初學也。
先生學問,充實、豐富,好吟唐詩。每見好詩便抄錄并掛于壁,謂之“掛貼”。少則六七天,多則個把月,必透其解意,吸其精髓方休。為治學之楷模。
新近掛出:《又呈吳郎》(杜甫)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襟。
先生稱詩中:“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不好理解。必須透視寫作背景,然后去貫穿解讀。婦人撲棗心有恐懼,詩人理解不為困窮寧有此?同情而任西鄰,表示親近。你(吳郎)借我草堂后,筑籬護棗,操之過急,婦人對你心存介意這出于自然。最后點出,緣于征戰(zhàn)而貧到骨,思之淚盈襟,這就貫通全文了。
接而感言,杜少陵同情體諒窮苦人的愛心,可歌、可敬啊!
先生稍停又接說:“解讀詩文(文章也一樣)切不可斷章取義。”
“當然,當然。若尋常解讀有出入,莫不過一個錯誤,示解讀人學識淺。倘遇別有用心整蠱老手,守株待兔,就不一樣。”頗有感受也就附和一句。
感覺里先生只深居簡出。然而超乎想象前些時竟背著家人,單人電騎(機動老人摩托),環(huán)游長樂邊隅,尋蹤探幽并寫下文章,《金秋長樂八日游》堪稱偉奇。方知,形容先生“德高望重”只彰其表,“博識多學,膽力過人”才褒其內(nèi)。
今將其大略線路整理以共識:
其一,鶴上、云路、洞湖、渡橋、金峰、文嶺、梅花、上將軍嶺眺望、延海邊踏浪;
其二,長樂至文嶺,穿阜山隧道。經(jīng)后幅、潭頭、福星漁港、澤里、浮岐、金剛腿、洋嶼回;
其三,由文嶺向前后董,經(jīng)石壁去湖南、過長樂機場、漳港返渡橋回;
其四,去北山往南經(jīng)青橋、青山下、古槐、感恩、三溪、石門、江田口轉(zhuǎn)兩港回;
其五,抵石門、折竹田、翻山到羅聯(lián)、玉田、東渡、岱邊回;
其六,經(jīng)泮野、湖里過營前,拐玉田方向到赤嶼、首占、塘下、龍津回
其七,從青山公園進董奉山麓、返青山路口,欲上因禁止上山回;
其八,到里仁上首石山下八股二十四峰、燕洋、龜七、五竹回。
文中提到:近乎山水,來自少年志趣。受求學、工作(外地)、家庭、時間、經(jīng)濟等束縛,無可完成。退休后國家改革復興,到過外地旅游。忽略了家鄉(xiāng)眼前美景,其實長樂頂美,可惜知之甚少。突發(fā)游興,不留遺憾,不枉我是長樂人。示意國家無事春秋,老來安逸、健康。
是啊!去依山傍水,踏遍青山,享受自然。像先生一樣飄逸如風,應(yīng)該是財富的另一層理解。
綜觀之,先生非深居簡出、不問不聞、淡定知足人,而依然暮年壯心不已,“不安份”矣!然,他可算富足也。
此余之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