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生要面對無數(shù)在挫折,有的人面對它,垂頭喪氣,一蹶不振;有的人面對它,奮斗拼搏,永不放棄。——題記
一條魚在離開河水,夾在泥墻里它還能活多久?魚的生命有多堅強呢?今天,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讀罷讓我很是震撼,故事中的“主人公”的頑強的精神讓人驚嘆不已。
故事主要講述了:在一個利比亞東部的一個小村莊里,那里年年烈日炎炎,一年只會下一兩次雨。地面上的河水在暴陽下都已經(jīng)干沽了。許多魚兒都失去自己的生命,唯獨有一只名叫“黑瑪”的肺魚,它始終用肺里的水來保持自己的生命。有一次,村民要蓋泥房子挖泥少,不巧黑瑪就在這片淤泥里被拿去蓋房子,可憐的“黑瑪”就這樣被無情的關(guān)在了泥墻里。泥墻里的“黑瑪”不放棄自己的生命。靜靜的等待著大雨的來臨,它等了半年,天上終于下起了雨,“黑瑪”不斷把墻里雨水,露水的吸蓄起來囤積在肺里。一年過去了,包裹著“黑瑪”的泥坯依舊堅如磐石,“黑瑪”如同一塊“活化石”被鑲嵌在其中,一動也不能動。第二年,在自然風雨作用下,泥坯彼此之間已不如之前密合得那么好,“黑瑪”覺得機會來了,它不再休眠了,而是開始日夜不停地用全身去磨蹭泥坯生硬的泥坯刺得“黑瑪”生疼,但它始終沒有放棄和停歇。第三年它周圍的空間大了許多,甚至可以讓它打個滾,翻個身了。但是,此時的“黑瑪”還是無法脫身,泥坯外還有最后一層牢固的阻擋。改變命運的轉(zhuǎn)機發(fā)生在第四年,一場難得一見的狂風夾帶著米粒般大小的暴雨,終于在某個夜里呼嘯而至,更可喜的是,由于房子的主人已在一年多前棄家而走了,這座房子已年久失修,在暴雨和狂風的作用下,泥坯開始紛紛松動、滑落,直至最后完全垮塌。此時,“黑瑪”用盡全身最后的一點力氣,與暴風雨內(nèi)應(yīng)外合,一較勁,破土而出了,最終“黑瑪”逃脫了泥墻,沿著陸地下的流水,重新回到了河里。
黑瑪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令人好生敬佩,雖然生活中總是有風風雨雨,但我們要永遠不放棄。就像墻根里的小苗,它在小小的墻縫里仍然不屈不撓地成長著;一只輕盈的蝴蝶,它為了延續(xù)自己的美麗的生命,不斷掙扎著,哪怕只剩最后一點兒力氣,也要沖破繭子,羽化成蝶。生活中這些現(xiàn)象不勝枚舉。我們一定要像故事中的黑瑪一樣,面對巨大的挫折,樂觀的面對,執(zhí)著的堅持,永不放棄!
記得二年級時,我看到其它同學優(yōu)雅的彈奏著鋼琴,便纏著媽媽、求著媽媽也要幫我報個鋼琴班,媽媽欣喜又認真對我說:“學鋼琴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你要有耐心,可不能三分鐘熱度哦!”當時我認為彈鋼琴并不枯燥,是件快樂的事,所以執(zhí)意要學鋼琴。于是在暑假便開始了我漫長的學琴之旅。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開始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練習指法。剛開始,兩個小時的練習,手指好象被一條無形的繩子拉著一般,僵硬地抬起,不知所措地落下,幾天后在一旁指導的林老師聽了我的彈奏開始有些生氣了,對我大喝一聲:“看看你,該快的不快,該慢的你又這么快。上次剛幫你糾正過來,這次還錯,你到底有沒有認真啊!”聽到老師的批評,我的眼淚快要流下來了,還真不想練了,每天怎么枯燥的練,真是煩死了,不想學了。這時耳旁響起媽媽問過我的一句話:“如果有一天你不想彈琴了,你還會堅持下來吧”“我會的,媽媽相信我!”。想起自己的曾經(jīng)信誓旦旦的承諾,每當在我想放棄時,又讓我咬緊牙關(guān),繼續(xù)堅持了下來。了我坐正身子,深吸一口氣。默默地在心中對自己說:“要堅持,要有毅力。”在堅持中一遍遍練習,音符似乎聽懂了我的話,像一朵美麗綻放的花朵在琴鍵上,快樂的流動起來。我慢慢地對自己有信心了,出錯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少了。一旁的老師,也投來贊賞的眼光,微笑地點著頭。此后彈鋼琴成了我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成了我的樂趣中不可分割的一件事。
不經(jīng)歷挫折的樹永遠不能成材;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不博擊風雨的鳥永遠不能征服天空;面臨困境,若不堅持我們的人生又如何能夠精彩呢?只有敢于直面挫折,駕奴于挫折之上的人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作者陳思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