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過去,烏鴉盡忠職守,一絲不茍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鳥國國王在年終的總結(jié)大會上肯定了他的工作。雖然他得到了國王的肯定,但是畢竟自己做的是報喪這份差事,鳥國的公民當(dāng)著國王的面一片恭維,可是背地里都嗤之以鼻。沒有哪個喜鵲姑娘愿意嫁給他。母親為了這件事整日憂心忡忡,“要是我們家到你就斷了香火,我到九泉之下如何向你父親交代啊!”
“誰愿意嫁給我呢,我犯下過滔天大錯,受盡了大家的嘲笑。您別擔(dān)心,到了地下,我會向父親賠罪的。”新族長依然殫精竭慮奔忙在報喪的路上。他不知道,月老的紅絲線已經(jīng)悄悄將他與一位喜鵲姑娘牽起來。
這位姑娘出自喜鵲族群中的名門望族,因是庶出,在她很小的時候母親又因病去世,所以兄弟姐妹時常欺負(fù)她,甚至連家里的仆人也給她氣受。在這個鳥丁興旺的大家族里她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說真心話的同伴,她覺得這個家對她來說就是一座冷冰冰的監(jiān)獄。逃離這個大家族的欲望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準(zhǔn)備后,喜鵲姑娘趁大家伙不注意,在母親忌日那天半夜帶著自己的貼身衣物和平時積攢的錢財走了。
往哪里走呢,喜鵲姑娘沒了主意。這時,天邊的那顆北極星正閃閃發(fā)光。跟著北極星走吧!不管未來會怎樣,都比在這兒受氣強。打定主意后,她開始朝著北極星的方向出發(fā)了,日夜兼程,只為盡快逃離。一路上的艱辛自不必說,但是一路上的山山水水讓她格外快活,這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是自己從出生以來從來沒有體驗過的,太美妙了。可愛的喜鵲姑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黎明已經(jīng)到來,請讓我為自己梳妝,我要借太陽的光輝編織金黃的發(fā)辮,我要借草兒的碧綠裁一件美麗的衣裳,再找來小溪當(dāng)我的鏡子,對著鏡子細(xì)看我嬌美的容顏,啦啦啦……啦啦啦……”這歌聲在林樾間回蕩。
“誰這么一大早唱歌?”從薄霧籠罩的樹林深處傳來的聲音渾厚有力。這聲音讓喜鵲姑娘著實嚇了一跳,趕緊逃到一棵大樹上,一顆心懸到了嗓子眼。過了一陣子,她見沒有動靜,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趁著還有薄霧,她找了一處舊居所美美地睡了一覺。陽光穿過樹葉叢溫暖地照耀在她身上,她伸了一個長長的懶腰,睜眼看了看自己的臨時居所。這處鳥巢還有五成新,只要再添點磚加點瓦修繕一下就是很理想的住處了。她決定將這處臨時居所變成自己的蝸居,接下來的一整個上午,她都在整理房間。這處舊居所經(jīng)她手整理后煥然一新。這時,肚子響起了咕嚕咕嚕的聲音。“該去捕食了。”她自言自語。
饑餓激發(fā)的捕食動力是十分強大的,不到十分鐘,她就為自己準(zhǔn)備好了一頓豐盛的午餐。這頓午餐有紅燒蝗蟲、清蒸金龜甲、爆炒飛蛾,當(dāng)然還有香噴噴的米飯。沒有了大家族成員吃飯時的繁文縟節(jié),此時再難尋覓到她作為大家閨秀該有的模樣,跟平常村姑民婦不無二樣。
逃離家族的日子有如樹下那條小溪一般緩緩流淌著。屈指數(shù)來,離家已經(jīng)半月有余了。家里怕是還不知道我已經(jīng)離家出走了吧!這樣也好,從此以后我便可以了無牽掛浪跡江湖了。對家的不舍、對家的厭棄就像一對糾纏不休的雙生蛇一樣,讓她心里打了一個又一個永遠(yuǎn)解不開的結(jié)。
她和烏鴉的相遇是在一個寂靜的黃昏。那日,深秋的落日正緩緩地向山的那邊移動,橘黃色的光華伴著緩緩流動的薄霧,讓喜鵲格外的傷感,“我要回家。”喜鵲小聲地說著,可是家在哪兒呢?想到這,她只覺得心里一片茫然。就在她無限傷感的時候,林中有簫聲傳來,低沉的簫聲掉落到溪流里,也攪動了溪流的愁腸,平時讓她覺得悅耳動聽的溪流聲竟似嗚咽一般。她循著聲音一路飛去,聲音越來越近,當(dāng)喜鵲飛到一處有雜樹掩映的高崖時,他看到了一只通體黑色的鳥正背對著她,那羽毛唯恐黑得不夠,好像還涂上一層油彩般閃閃發(fā)亮。
這難道是我們喜鵲族群里那只因犯錯被國王賜姓改名的烏鴉嗎?她的心里犯起嘀咕,但只是保持沉默。就這樣,她靜靜地站在不遠(yuǎn)處看著他。那簫聲如泣如述,哀怨纏綿,喜鵲姑娘不禁落下淚來,想著母親早逝,自己在家中受盡欺辱,迫不得已離家出走。想著想著,她竟哭起來,哭聲越來越大。烏鴉被哭聲驚到,停止了吹簫。
“是那位清早唱歌的姑娘吧!你哭什么呢?”烏鴉說道。
聽到烏鴉的話語,喜鵲姑娘立馬停止了哭泣,聯(lián)想到那天清晨自己在樹林里唱歌,不禁臉紅起來。但是嘴里卻說:“討厭,你怎么偷聽我唱歌呢?”“你不也偷聽我吹簫了嗎。咱們扯平了。”烏鴉笑著說。
“哎!”喜鵲姑娘嘆了口氣
“怎么啦?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說說看。”
喜鵲姑娘一股腦地把自己自記憶以來所有的大小事宜都向烏鴉傾訴一番。烏鴉耐心聽完喜鵲姑娘的故事,對喜鵲姑娘表達了深深的同情。之后兩只鳥陷入了沉默,也陷進了這蒼涼的暮色里。
“說說你的故事吧!”喜鵲姑娘打破了沉默。
烏鴉便把自己如何從喜鵲族長變成烏鴉,深夜攜母離開喜鵲族群,來到這荒山野嶺的經(jīng)歷一一告訴了喜鵲姑娘。
“一直以來,我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喜鵲,可是今天聽了你的故事,我覺得你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悲慘的喜鵲。”
“同是天涯淪落鳥啊!”烏鴉感慨萬千。
烏鴉和喜鵲姑娘的第一次見面感傷無限,不過,這也成了他們以后婚姻生活里時時回味的橋段。
自從那次見面以后,每日黃昏,在他們初次相遇的地方,都會看到這樣一幕,一只烏鴉站在一處高崖上吹簫,他的身邊倚著一只喜鵲。只是這簫聲漸掃第一次的憂傷,變得歡快多情起來,有時,喜鵲還會載歌載舞助興。烏鴉的羽毛更黑亮了,工作做得更勤勉了,喜鵲也漸漸從家庭冷漠的陰影中走出來。這對年輕的鳥兒隱隱感到對方成了自己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dāng)?shù)诙甑挠夯ㄩ_出第一朵時,喜鵲姑娘成了烏鴉的新娘。沒有高朋滿座,沒有錦衣華服,也沒有富麗堂皇的居所,只有這小兩口的情投意合和不管未來有多難都能攜手笑對的美麗諾言。烏鴉的母親看到烏鴉完成了終身大事,每天都笑得合不攏嘴。不久,烏鴉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兒子的出生讓這對小夫妻體驗到了初為鳥父鳥母的快樂,但也帶給了他們難言的隱痛。這個小家伙跟父親不同,父親的黑羽是后天的,而他一出生就長著一身烏黑的羽毛。
“這是我們家族的劫難,坦然面對吧!”烏鴉的母親寬慰著這對小夫妻。聽到母親的勸慰,夫妻倆想到孩子再怎么難看,也是自己的孩子,便釋懷了。緊接著,老二、老三……老十,一個接一個出生了。烏鴉母親全身心地幫忙養(yǎng)育孫兒,含飴弄孫的她終因年老,在初冬的清晨帶著塵世的功德圓滿追隨老族長去了。彌留之際她是帶著笑的。(未完待續(xù))
(作者 霖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