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這一居室里住有四戶人家,除了我們兩個是老人外,其余三戶都拖兒帶女的。暑假期間,白天大人們都上班打工去,這小小的空間就成了孩子們的天下。他們除了寫一點作業(yè),絕大部分時間幾乎都是在看電視、玩電子游戲、打打鬧鬧中度過。
9月8日是美國中小學(xué)生新學(xué)年開學(xué)的日子。同一居室里的孩子們,一大早就起床,匆匆吃完早點,在各自家長的護送下上學(xué)去了。
“雀巢”外,顯得格外寧靜。一時之間,反而覺得有些“冷清”。
居室里共有四個孩子:林愛倫、林安娜、李光善、陳志航。
林愛倫和林安娜是一對兄妹。在這些孩子中,林愛倫年齡最大,今年12歲,是初中一年級學(xué)生。他的英文不錯,一天到晚總抱著一大本英文小說看著,真是羨煞我了!也許是不夠注意用眼衛(wèi)生吧,年紀(jì)輕輕就戴上了近視眼鏡。
顯然,他是孩子們的“精神領(lǐng)袖”。一天里的絕大部分時間,他都把自己關(guān)在臥室里,不許別的孩子打擾,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他基本上沒有什么體育活動,體重迅速上漲,一個暑假下來,從原來的70磅增加到110磅,驚呼要開始“減肥”。
林愛倫的妹妹林安娜年齡最小,才6歲,是爺爺、爸媽的“掌上明珠”。過分的呵護,滋長了她任性、刁蠻的壞脾氣。
有一天,她從李光善的臥室里哭著跑出來。她爺爺見了,從“電視劇”里抽身出來,問她為何啼哭。她抽抽嗒嗒地啜泣道:“李……光善……不跟我……好、好了……”爺爺哄了好一會兒,她才停止不哭。
我以為這事就這樣“波瀾不興”地平息了,誰知“好戲”還在后頭。林安娜趁李光善上洗手間時,將他的房門反鎖上,待要進門時才發(fā)現(xiàn)鑰匙放在房間里沒有拿出來……這下,急得李光善直跳腳。因為在外州中餐館打工的媽媽,須到晚上11點才回來。
就這樣,李光善成了“喪家之犬”,一整天在門口徘徊,直到晚上媽媽下班回來。
這個李光善,在大陸讀到小學(xué)畢業(yè)。由于英文太差,來美后,又從小學(xué)六年級讀起。一個學(xué)期過去,英文依然未見起色。暑期里,補習(xí)英文成了他的首要任務(wù)。可他整天沉迷于電子游戲機,大人又忙于生計而無暇督促,一個假期過去了,一到星期天的單詞還默寫不了。
新學(xué)年,他就升初中了,像他這樣的英文水平能聽懂老外老師的講課嗎?
陳志航是個瘦小的小男孩,戴著副黑邊近視眼鏡,把他本來就尖瘦的臉型襯托得更加尖瘦了。他的英文水平跟李光善不相上下,但他還只是個小學(xué)生,似乎可塑性較大。
他喜歡看動漫電視,經(jīng)常將動漫中的人物名字掛在嘴上,甚至把動漫中的情節(jié)跟現(xiàn)實生活混為一談,置自己于如夢如幻之中……
當(dāng)然,他也有很“現(xiàn)實”的時候,比如他媽媽就“逼”他:洗完澡后得自己洗衣服。就范之后,他的這一舉動,忽然也提醒了同居室里的所有家長,結(jié)果所有的孩都照此辦理。
因此陳志航也就成了同伴們的“抱怨”對象。林愛倫就曾經(jīng)惡狠狠地對他說道:“本來我們是不用洗衣服的……都是你,害得我們跟你一塊受罪!”
也許是曾當(dāng)過老師,為孩子們寫過童話故事的緣故,我喜歡跟孩子們呆在一起,聽他們說話,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
這些隨父母移民美國的孩子,在異國他鄉(xiāng)過著跟國內(nèi)迴然不同的生活。
能否通過對他們的觀察,寫一本反映新移民兒童的童話作品?這是久藏我心中的一個愿望。
而居室里的幾個孩子,也許哪一天就這樣走進了我的故事之中……
(作者 陳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