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岐頭周家三落排,坐落在瀛洲古港畔,今營前鎮(zhèn)岐頭村。始建于民國元年(1912年),由周家后裔周澤揚建。每座門前有橫額名號,正中一座為“三落排”,左右兩座各為“敦睦”、“慎勤”。整個建筑群坐西北向東南,前有江浦縱橫交錯,水路交通稱便。面寬65米,進深45米,前埕深12米,后埕深4米,總建筑面積3925平方米,總占地面積達4100平方米。清代風格,系院落式民居。西面6扇五間,進深5楹,穿斗式構(gòu)架,歇山頂,喜鵲尾屋脊,馬鞍墻。屋前石鋪天井式庭院,過水雙披,很有特色。每座有20間房,包括臥室、廳堂、廂房、廚房等。
民國12年(1923年),北座廂房遭回祿,并穿堂侵鄰,禍及中座。火災之后,重建此屋時,周家人亡羊補牢,將全宅大門、過道門都換為大排釘鐵門,以防火防盜。三落排古宅建筑奇特,同古堡一樣布局,圍墻之上沒有開窗。只是到了現(xiàn)代,住戶才在墻上方開了窗,設(shè)了鐵柵欄。大門是鐵的,只在門邊下方留一小石洞,便于小狗進出。所以梁上君子難施盜術(shù),強盜土匪也難進犯。當然,除了火災,周家也遭過劫難。當年日本侵略軍曾到此,見鐵門緊閉,不得而入,惱羞成怒,用鐵抓手攀上高墻,翻入宅內(nèi),打開鐵門,大肆掠奪。2004年秋,古宅因年久失修,破損傾斜,周家后裔集資28萬元重修。
據(jù)《周氏族譜》記載,明末清初,岐頭三落排周氏先祖周有良,從金峰鳳山播遷至上洞江之畔岐頭。由于勤耕治富,人丁興旺。衍發(fā)至周澤揚,棄農(nóng)經(jīng)商,不數(shù)年,成了巨賈大富之家,擇地在岐頭洋建起三落排。三落排主人周澤揚有六個兒子,十八個孫子,至今繁衍至近百人。現(xiàn)周家住在三落排有20戶,最小輩已是第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