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亚洲精品在线|金瓶梅女主角|55av在线观看|麻豆影视文化传媒软件|欧美午夜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1国产精品麻豆视频|亚洲av色综合|91制片厂李琼下载|9277仙踪林果冻传媒|国产91色在线,免费,精品久久久香蕉免费精品视频,全网吃瓜在线,i社3d漫画酒店猎杀小萝莉2

電腦版
您的位置: 長樂新聞網(wǎng) >> 人文概況 >> 正文

長樂梅花與古琉球國

作者 鄭建豪

http://www.duobangwang.com  2017-09-20 09:18:52   來源:長樂新聞網(wǎng)  【字號

  長樂梅花位于閩江口南岸,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zhèn)。宋元時設(shè)有巡檢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在閩江口南北岸的長樂梅花、連江定海分別建造城池,設(shè)置守御千戶所,駐兵防倭,拱衛(wèi)福州城。

  古琉球國(今日本沖繩縣)是位于中國東南太平洋的島國,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明太祖派楊載出使琉球,“以即位建元詔告其國”。琉球國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隨楊載入明朝貢,與明朝正式建立藩屬關(guān)系,直至清光緒五年(1879年)琉球國被日本非法吞并為止。

  明初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不許片板下海,不許片貨入番”。獨與琉球國有貿(mào)易關(guān)系,并在泉州設(shè)福建市舶司,專管琉球國朝貢貿(mào)易。福州在地理上與琉球國較泉州近,成了琉球人往來貿(mào)易的首選港口。為了便于與琉球國通商貿(mào)易,明成化八年(1472年)福建市舶司移至福州,福州就成了專通琉球國朝貢貿(mào)易的口岸。中國冊封琉球國使團每次都在福州造船及招募使團人員等,福州成了冊封使團的起程和返航地點。長樂梅花因地處閩江出海口,成了冊封使團的主要開洋地和琉球國朝貢貿(mào)易的重要港口,明成化之后的歷次冊封使團都是從梅花港開洋。清道光版《梅花志》載:(梅花)“上通江浙、下通廣東,古琉球入貢由梅江入口。雖長邑之邊疆,實閩省之咽喉也。”記載福州往返琉球國航海線路的明代手抄本《順風(fēng)相送》也載有“正南風(fēng),梅花開洋,用乙辰取小琉球(今臺灣),用單乙取釣魚嶼(釣魚島)南邊……用甲卯針取琉球為妙”。萬歷七年(1579年)冊封琉球副使、長樂人謝杰在其編的《琉球錄·撮要補遺》中也載有“按琉球必自福州梅花所開洋,風(fēng)順七晝夜至,否則淹淹旬日外,未必也。”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冊封使夏子陽在其編的《使琉球錄》中同樣也有“按琉球必自福州梅花所開洋,風(fēng)順六七晝夜至,否則掩蕩且逾旬矣。”冊封使郭汝霖、蕭崇業(yè)、夏子陽等更在各自編的《使琉球錄》中,記載有從梅花開洋的具體時間,分別是: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二十九日至梅花開洋”。“萬歷己卯年(1579年)五月二十日從梅花開洋”。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五月二十四日黎明從梅花開洋”。

  梅花港不但是明朝琉球國冊封使團的重要開洋地,梅花城的許多軍民更直接參與了歷次對琉球國的冊封活動。梅花因地處海濱,民眾多以海為田,行船駕舟,輕車熟路。對周圍海路情況駕輕就熟,每次冊封使團在福州一帶招募隨行船員、水手、雜役等,梅花千戶所的軍民成為理想的選擇。這在陳侃、蕭崇業(yè)、謝杰和夏子陽等人編的《使琉球錄》中都有記載。陳侃《使琉球錄》中有:“其次如福清、如長樂、如鎮(zhèn)東、如梅花所者,亦皆可用。”蕭崇業(yè)錄用人一節(jié)載有:“總甲四名、繚手十一名、車手十四名、櫓頭十七名,俱鎮(zhèn)東、定海、梅花所軍。”夏子陽在用人一節(jié)也載有:“余乃用中軍百戶林鳳鳴之議,選鎮(zhèn)東衛(wèi)及萬安、梅花所、定海所軍共六十二名代之。”“其貼駕軍梢并總甲四十七名、即鎮(zhèn)東、萬安、梅花、定海扶艕軍也”。萬歷七年(1579年),冊封副使、長樂人謝杰在其編的《琉球錄·撮要補遺》中敘述最為詳細。“伙長諸役雖多用漳人,而福人亦不可盡棄,以其各有所用也。如萬安、梅花、定海各所軍,當事者初欲概革、余爭之力、乃得存梅花、定海而獨革萬安。后歸至臺洋,阿班等稟曰‘過洋事畢矣,此后礁之有無、水之淺深,某等皆不知。’吾輩愕然,忽梅花、定海諸軍躍出曰:‘某等幼時隨父兄釣魚于此,其夷險備知之,從此抵家,萬萬可保無虞。’余嘆曰:‘誤矣,誤矣,設(shè)使當時不挾此二軍,此行今將安歸乎!’大都海為危道,鄉(xiāng)導(dǎo)各有其人,看針、把舵過洋,須用漳人,由閩以北熟其道者,梅花、定海人。”“兵不貴多,貴精,船中擇漳人須試其諳于過洋者,擇梅花、定海人須試其諳于閩浙海道者”。由以上記載可知,這些為數(shù)眾多的梅花、定海等衛(wèi)所的軍民,雖然是下層船員、水手、軍士、雜役等,但因他們對閩浙海道的熟悉,是歷次冊封使團必不可少的。雖然他們在有關(guān)記載中沒留下姓名,卻為中國與琉球國數(shù)百年的交往史作出了重要貢獻。

  梅花有蔡夫人傳藝梅花城的動人傳說以及相關(guān)的田螺洞和蔡夫人廟等歷史遺跡。蔡夫人,姓蔡名紅享,是明初賜琉球“閩人三十六姓后裔”。其父蔡金城,為琉球國耳目大夫,明萬歷年間向萬歷帝進貢親手繡制的龍袍,在梅花登岸,因病滯留梅花,認梅花蔡氏為同宗。因蔡紅享輩分大,被后輩尊稱“琉球姑婆”,她在梅花傳授精湛的刺繡手藝,使“梅花神繡”名聞遐邇。蔡紅享病逝于梅花,得道于田螺洞,明萬歷帝封其為“精巧妙明懿德夫人”。梅花民眾建廟奉祀,稱為蔡夫人廟或姑婆宮。傳說蔡紅享在琉球國時曾夢見神人在其掌中寫“東涌起風(fēng)沙,得道在梅花,羅白與金舍,相逢總一家”。后被福州陳靖姑收為徒,傳授法術(shù),專門從事海上救難等。這在《長樂縣志》《梅花志》以及清人何求的小說《閩都別記》和琉球國《蔡氏家譜》中都有記載。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沖繩時報》曾組織上百人考察團專程到梅花探訪蔡夫人的歷史遺跡。如今,蔡夫人的信仰傳播到福州、閩南、臺灣及海外各處,在閩臺沿海有眾多的信徒。蔡紅享在臺灣被民眾親切地稱為“蔡媽”,是臺灣僅次于媽祖的民間信仰之一。

  歷盡滄桑的梅花古城見證了古琉球國與中國長達五百余年的藩屬關(guān)系,在中琉之間長期的政治交往、文化交流、貿(mào)易交通等方面起了重要的窗口和橋梁作用。與中琉關(guān)系密切相關(guān)的梅花古城、蔡夫人廟和田螺洞等歷史遺跡,是研究中琉關(guān)系不可缺少的實物資料,與《順風(fēng)相送》《使琉球錄》等歷史文獻相印證,成為琉球國被日本非法吞并、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lǐng)土等歷史問題鐵的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