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亚洲精品在线|金瓶梅女主角|55av在线观看|麻豆影视文化传媒软件|欧美午夜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1国产精品麻豆视频|亚洲av色综合|91制片厂李琼下载|9277仙踪林果冻传媒|国产91色在线,免费,精品久久久香蕉免费精品视频,全网吃瓜在线,i社3d漫画酒店猎杀小萝莉2

電腦版
您的位置: 長樂新聞網(wǎng) >> 人文概況 >> 正文

林起鰲:隱居鄉(xiāng)野的抗元英雄

作者 孟珊

http://www.duobangwang.com  2016-10-08 15:20:13   來源:掌上長樂  【字號

  林起鰲,字孟連、號水軒,南宋中期出生于溫州平陽縣麻布鎮(zhèn)蓋竹村,宋亡后隱居于長樂洽嶼村,成為洽嶼林氏的始遷祖。林起鰲于宋理宗寶佑元年(1253)考中進士,歷任仁和知縣、兵部郎中、朝請大夫、南劍知州。他的一生,是愛國愛民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

  主政仁和政通人和

  咸淳年間(1265—1274),林起鰲擔任仁和縣的知縣,直接擔負著南宋政權的保衛(wèi)任務。因為南宋王朝的首都是臨安府(即現(xiàn)在的杭州市),而仁和縣正是臨安府直接管轄的兩個縣之一(另一個是錢塘縣)。

  林起鰲深知地方不穩(wěn)、國家難安。如果京縣百姓離心、鬧事,其他地方更是岌岌可危。因而他一到任,就刊布規(guī)條,投文放告,讓老百姓前來申冤。

  屬于宗族內部爭訟的,便以其族長去治辦;屬于鄉(xiāng)里爭訟的,便靠里老去調和。遇到父親告兒子,便含著淚進行勸說,以致兒子攙扶著父親而歸,從此很好地侍奉。遇到弟弟告哥哥,便調查出挑唆者施以杖刑,以致兄弟二人都很感動悔恨。一些品行惡劣的青少年勾結行惡,便給他們戴上枷鎖在路口示眾,看到他們誠心悔過才釋放他們。有一富豪家的仆人擄走了砍柴人的妻子,林起鰲派差役將他逮捕治罪,并促使富豪改變以往的行為,而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善人。

  就這樣,在他的影響下,不到半年時間,地方風氣為之一變,橫行鄉(xiāng)里的少數(shù)惡霸,都悄悄地避居到外地。仁和縣政通人和,欣欣向榮,老百姓都交口稱贊林起鰲為“林青天”,并有一首民謠唱到:“仁和古縣有起鰲,國事家事樣樣好。錢塘之水長久流,只愿知縣做到老。”

  激戰(zhàn)劍州匡扶宋室

  歷史不能假設和重來。但是,如果沒有林起鰲領兵趕走降元后即想邀功的叛賊黃萬石,保證了南劍州在南宋末年沒有落入元兵之手,端宗皇帝趙昰根本不可能在福州順利登基。

  德祐年間(1275—1276),林起鰲擔任南劍州知州。南劍州就是現(xiàn)在的南平,統(tǒng)領五縣:劍浦(州治所在地,相當于今延平區(qū))、將樂、尤溪、沙縣、順昌。南劍州在當時“為閩北一都會,尤為兵權謀家所必爭”(文天祥語)。

  這一天,在南劍州不到十里的地方,有一只大約二千人的軍隊正在安營扎寨。這只軍隊正是剛剛投靠蒙古的黃萬石的軍隊。黃萬石曾任江西制置使、福建漕使,他要拿下南劍州,然后再順閩江而下,奪取福州,從而攻占全閩,并以其向蒙古人邀功請賞。

  得到情報的林起鰲站在南劍州城墻上,遠遠望著黃萬石大軍的方向,心想:“敵軍遠道而來,我軍豈能以逸待勞,何不乘其立足未穩(wěn),攻其不備呢?”于是到了晚上,林起鰲便組織起軍隊沖向敵營。不料黃萬石老奸巨滑,早有準備,林起鰲反而中了敵人的埋伏。

  然而,被黃萬石的軍隊團團圍住的林起鰲臨危不懼。面對黃萬石的勸降,林起鰲大義凜然,予以了拒絕,說:“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生為宋人,死為宋鬼!大宋兒女必將拼殺到最后一人!”

  林起鰲見黃萬石的士兵都是大宋子民,心生一計。于是,他對黃萬石喊到:“大宋兒女不殺大宋兒女!有本事,我們殺蒙古人去!黃萬石,如果你一定要為賊作杖,就不要讓我大宋好男兒自相殘殺!你與我一對一撕殺如何?”

  一番言語,說得黃萬石軍中大部分將士垂下了刀槍,全然沒了斗志。黃萬石見此,只好親自出馬對陣林起鰲。林起鰲武功家學了得,手起槍落,已經(jīng)讓黃萬石的長槍和頭盔先后落地。此時,黃萬石的大部分兵士倒轉了兵器,大聲喊道:“生為宋人,死為宋鬼!大宋江山,不給異族!保護林大人,討伐黃萬石!”一時之下,場面頓時大亂。而南劍州的援軍也在這一時間趕到,黃萬石只好帶著身邊數(shù)人和殘兵敗逃而去。此后,林起鰲和邵武守臣趙崇璣、建寧守臣張彭老合兵,一直將黃萬石趕到黃土關和光澤杉關,讓黃萬石在福建始終無所作為。

  就此南劍州一戰(zhàn),延續(xù)了大宋王朝。1276年初,林起鰲與文天祥、張世杰等人一起迎立益王趙昰稱帝于福州。同時,林起鰲以戰(zhàn)略家的眼光,看到南劍州軍事地位的重要性,提議對南劍州要以重兵扼守,以阻止元軍水陸并進、進而攻陷福州,并協(xié)助文天祥于是年7月在南劍州設立都督府。

  可惜的是,林起鰲后來被朝中投降派所排擠,離開了南劍州。1276年12月,元大將董文炳攻破南劍州,1277年1月,福州(南宋當時的首都)被元兵攻破。南宋王朝漂泊到了海上,沿泉州向廣州逃去。

  1279年厓山海戰(zhàn)之后,宋末帝趙昺被張世杰抱著跳海自殺,南宋王朝就此滅亡。

  隱居洽嶼高風亮節(jié)

  南宋滅亡之后,面對著兵荒馬亂,林起鰲有家難歸,只得就地隱蔽于古海道邊上的長樂洽嶼,一方面躲避元朝殘酷的追殺,另一方面也等待抗元力量的到來。然而,南宋政權一去不復返,而林起鰲也在洽嶼隱居,從此成為了洽嶼林氏村民的開基始祖。

  他的名字逐漸堙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他的英雄事跡也漸漸的不為人知。即使在正史《續(xù)資治通鑒》等相關的史料中,也只留下“……帝昰航海走……,林起鰲……不知所終”的含糊記載。

  《全宋詩》里留下了林起鰲的一首七律:“直節(jié)槃槃古樹平,綱常山重一身輕。歷陳高廟神靈語,愿法周公日月更。飛霧墮鳶遷客憾,漏泉疏爵大君明。百年富貴端能幾,天壤無窮獨令名。”詩中提到的周公是周王朝的重臣,曾輔佐周王治理天下。林起鰲一直想和周公一樣救王室于危難、扶社稷于將傾,可惜的是歷史并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而只能讓他“長使英雄淚滿襟”了。因此,他隱居洽嶼后,改自己的字為仁傅,號介周。“介周”,正是表明自己“介意于周公”!

  林起鰲逝世之后,其后人將其葬于洽嶼村的后山,后來該山被稱為鰲山。林起鰲的英雄事跡被歷史的野草埋沒了700多年,雖然幾經(jīng)興衰、迭蕩起伏,但是一個忠于祖國、親政愛民的廉吏,他的形象終究還是永遠地屹立于民族之林。

  2010年,林起鰲后人在洽嶼村修建了林起鰲紀念館,在大門立柱上面寫了一副對聯(lián)“洽嶼觀德地,起鰲忠孝祠”。紀念館的南北兩面墻上講述了林起鰲一生中最重要的英雄事跡。分別是:寶祐元年,金榜題名;知縣仁和,勤政愛民;知州南劍,驅逐萬石;迎立宋帝,輔助天祥;鎮(zhèn)守邵武,激戰(zhàn)元軍;烈士壯志,隱歸洽嶼。紀念館還陳列了《象臺首末》、《宋史紀事本末》、《宋史》、《文憲集》、《續(xù)資治通鑒》、《宋詩紀事補遺》、《杭州市志》、《平陽縣志》、《南平市志》等三十多種有關林起鰲的史料。

  如今,林起鰲紀念館已經(jīng)成為了洽嶼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著青少年要熱愛家鄉(xiāng)、牢記先祖、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