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田一帶地處上洞江源頭,早年有很多沼澤水浦,長著無數(shù)天然燈芯草。因古時照明多用燈馬,燈芯是必不可缺之物,因此燈芯就成了玉田一帶特產(chǎn)。福建各地所用燈芯,多是玉田產(chǎn)的,每年秋后,這一帶外出販賣燈芯草的人多得很。
話說明朝天啟年間,桃源村有一個姓林的青年,上過花門(書齋),讀過三年人家齋,識得一些“粗字”,很有膽識,人稱建寧通,或稱林建寧。這年秋后,他運了二十擔(dān)燈芯草,去往建寧府(今建甌市)販賣。這日傍晚,建寧通抵達(dá)建寧府,住進(jìn)西門福興客棧。幾乎同時,福興客棧又住進(jìn)三位客人,一男二女,男的花甲之年,女的一個廿六七,一個還是黃花閨女,都生得如花似玉。因建寧通說得當(dāng)?shù)卦挘矔拙洹鞍胂痰惫僭挘∵M(jìn)客棧后,就引起了那位花甲之年男子注意。
這夜,建寧通正要上床睡去,卻聽得有人叩門,打開門來看,原來就是那位花甲之年的老者。寒暄幾句,得知這位老者姓鄧,乃建寧府即要上任的知府段云管家。這段云乃河北滄州人,進(jìn)士出身,雖然有了功名,可是那時朝政腐敗,為了有官做,段家還是花了很多銀子,指望上任后能撈回本錢。誰知天有不測風(fēng)云,這段云本來身體虛弱,再加上一路勞頓,行至江西地界,竟一命嗚呼。因古時當(dāng)官只憑金印,這鄧管家就生出了找人替代,借此撈回本錢的想法。于是與夫人及婢女三人又向建寧府進(jìn)發(fā),打算慢慢物色人選。
只因建寧通與段知府年齡相近,既通當(dāng)?shù)卦挘謺蚬偾唬覟槿撕竦溃埠芫鳎嚬芗野蛋涤^察,越看越中意,這夜就去叩門,要請建寧通替代段知府。建寧通雖同情他們?nèi)搜矍疤幘常墒窍氲阶约翰贿^是個賣燈芯的過路客,卻是萬萬不敢答應(yīng)。鄧管家當(dāng)過多年知縣師爺,閱人無數(shù),當(dāng)然知道建寧通擔(dān)心什么,一番陳說之后,已把建寧通說動,心里躍躍欲試。但建寧通想及段知府帶著夫人來上任,這裝裝知府倒是容易,要與段夫人做得像夫妻卻是難之又難,心里又犯起了嘀咕。哪知鄧管家早有安排,當(dāng)即提出將婢女春燕許配予建寧通,把段夫人的位子與春燕對換,做春燕的婢女。
此時建寧通聽說讓春燕給他作夫人,看看春燕體盈貌美,亭亭玉立,想到自己至今單身一個,既是天賜良緣,這知府我為何不當(dāng)?因此干干脆脆、高高興興地答應(yīng)與他們合作。又過幾天,一切安排妥當(dāng),建寧通扮上段知府,鄧管家為師爺,雇上一頂轎子讓夫人坐了,就大搖大擺,到建寧府衙上任去。只因金印、文書一應(yīng)俱全,那府衙上下,誰也想不到,新上任的段知府,會是頂替冒充的。自此,本是到建寧府販賣燈芯草的建寧通,竟成了威鎮(zhèn)一方的建寧知府。因為建寧通不貪,當(dāng)?shù)厝诉€稱贊他是好知府。
因當(dāng)?shù)厥a(chǎn)木材、毛竹、香菇、筍干、蓮子、草紙,乃賦稅大戶。三年后,果然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只是因為此時陜西李自成舉義,天下大亂,鄧管家怕夜長夢多,到時回不了家,才讓建寧通棄官,不辭而別。
即便這樣,建寧通也很滿足,不但當(dāng)了官、發(fā)了財,天上還掉下一位美貌嬌妻,又與鄧管家、段夫人好聚好散,好不快活。不久,建寧通神不知鬼不覺回到桃源村,村里人知道了,不但沒說他“假知府”還認(rèn)為這是村里的光榮,因此都稱他”農(nóng)民知府“,尊其屋為“知府樓”。至今知府樓仍屹立于桃源村公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