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子駒 字黎崖,七都人。清順治初授無錫知縣,“在任三年,不名一錢。鄉(xiāng)民以‘官清民安’四字勒于石。”并為他建生祠。傳入《長樂縣志·循績》。
謝汝霖 字用弼,塔頭人。康熙八年(1669年)舉人,由教諭累遷知山西永寧州。“嘗謂‘民日富而官日貧,固所樂也。’永之人為樹碑立生祠。在官十三年,及卒,柩歸,惟圖書數(shù)篋而已。”傳入《長樂縣志·循績》。
馬玉簡 字介卿,號心巖。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舉人,授湖廣安鄉(xiāng)知縣。一生清廉。“卒之日,制、撫知其貧,令藩司資之,以歸其喪。” 傳入《長樂縣志·循績》。
嚴夢兩 字伯任,號覺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副貢,薦授中書,擢主事,歷任臺州、寧波、紹興三府同知,義烏知縣。某官賄賂,“夢兩拒之,為所中傷,民爭訟冤,大吏廉其枉,得免。”“官歸,囊橐蕭然,父老醵金為贐。”傳入《長樂縣志·循績》。
鄭純禮 字復武,號履齋,東隅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進士,“知山西安邑縣,縣稱富饒,純禮清廉勤慎”,調任平順知縣。“父老環(huán)泣堂階者數(shù)千人。去之日,祖餞數(shù)十里,墮淚攀轅,如嬰兒失慈母。”升禮部行人司。“給假歸,囊橐一拂,猶竭力倡修學宮,捐祖祠田畝。”傳入《長樂縣志·循績》。
吳文渙(1688—?年) 字觀侯,號劍虹,長樂十二都(今古槐鎮(zhèn)上吳頂村)人。父士宏。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以五經(jīng)舉于鄉(xiāng),六十年(1721年)進士,殿試第二人,授編修,歷官刑部員外郎、禮部精膳司郎中、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皆有政聲。年未六十,謝病歸,卒于家。文渙居官剛正不撓,歸家閉戶不妄接一人。“舊廬狹隘,四壁蕭然”,處之安然。傳入《長樂縣志·名臣》。
(作者 石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