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教育,除建立學習儒家經典的學校系統(tǒng)外,還設立專科學校,培養(yǎng)各種能切實用的專門人才。早在東漢時,就建立了中國古代第一所文藝專科學校“鴻都門學”,直到明、清,曾設立過律學、醫(yī)學、武學、陰陽學、算學、書學、畫學、玄學、音樂學校、工藝學校等各種專科學校。這些學校培養(yǎng)出不少專業(yè)人才,對發(fā)展中國的自然科學、法學、文藝等方面起過很大的作用,并對世界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鴻都門學
漢代學習、研究文學藝術的高等專科學校。創(chuàng)立于東漢靈帝光和元年 (178)二月。
因校址設在洛陽鴻都門而得名,是中國最早的專科大學。鴻都門學是統(tǒng)治階級內部斗爭的產物,即宦官派為了培養(yǎng)擁護自己的知識分子而與士族勢力占據地盤的太學相抗衡的產物。又借漢靈帝酷愛辭、賦、書、畫的緣由,辦了這所新型學校。
鴻都門學所招收的學生和教學內容都與太學相反。學生由州、郡三公擇優(yōu)選送,多數是士族看不起的社會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開設辭賦、小說、尺牘、字畫等課程,打破了專習儒家經典的慣例。宦官派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對鴻都門學的學生特別優(yōu)待。學生畢業(yè)后,多給予高官厚祿,有些出為刺史、太守,入為尚書、侍中,還有的封侯賜爵。鴻都門學一時非常興盛,學生多達千人,但延續(xù)時間不長。一因士族猛烈的攻擊,二因黃巾起義,它隨著漢王朝的衰亡而結束。
鴻都門學不僅是中國最早的專科大學,而且也是世界上創(chuàng)立最早的文藝專科大學。在“獨尊儒術”的漢代,改變以儒家經學為唯一教育內容的舊觀念,提倡對文學藝術的研究,是對教育的一大貢獻。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學,突破貴族、地主階級對學校的壟斷,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也是有進步意義的。鴻都門學的出現,為后來特別是唐代的科舉和設立各種專科學校開辟了道路。(待續(xù))
(作者 何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