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話藝術(shù),源遠流長,是福州地方曲藝藝術(shù)中的一枝奇葩,素有“人文活化石”之美譽,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福州評話,充滿唐宋說唱藝術(shù)的遺風,夾說夾吟,鐃鈸間奏,生旦凈丑,妙趣橫生。
漳港人大都喜歡聽評話,從前婚嫁壽慶、紅白喜事、喬遷安灶等活動,經(jīng)常有人定評話,以增添氣氛。一個鐃鈸一個天,三教九流一臺戲,評話先生,單打獨斗,亦說亦唱,多才多藝。每屆演出,看那臺上,表演的人時而搖扇,時而敲銅鈸,時而拍醒堂木,說說唱唱,忽悲忽喜,忽徐忽疾,忽高亢忽柔媚,起伏躍宕,千回百轉(zhuǎn),方演東晉,又說后周,千年歷史,蕓蕓眾生,妙語如珠,惟妙惟肖,揪人心腸。評話是用福州方言講的,地方風采濃郁,通俗易懂,帶給聽眾由衷的親切感。它那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地吸引著鄉(xiāng)親們,一個晚上,又一個晚上,評話先生有時講歷史演義,有時講鄉(xiāng)土故事,有時講里巷新聞,無論是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還是平平淡淡的家長里短,聽眾都津津有昧、如醉如癡,聽到精彩處,還會
不時地響起陣陣掌聲。鄉(xiāng)村的夜晚,因有了那鏗鏘的銅鈸聲而顯得充滿生機,充滿韻味,充滿迷人的鄉(xiāng)土氣息。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樣,在捧腹大笑中,在翹首等待里,人們既解了一日疲勞,又長一方見識,甚至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常聽評話,耳濡目染,也都對春秋列國、楚漢爭霸、三國演義等故事了如指掌,有的聽眾還會娓娓道來:“堯舜禹啟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這就是評話獨有的魅力。
評話植根于民間,有其蓬勃的生命力,漳港鄉(xiāng)親喜歡聽評話,也擅于編撰評話故事。如漳港街道老干部協(xié)會編寫的評話《漳港仙岐滋沃108景》中所描寫的景致,在評話先生唱來聲情并茂,瑯瑯上口,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