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亚洲精品在线|金瓶梅女主角|55av在线观看|麻豆影视文化传媒软件|欧美午夜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91国产精品麻豆视频|亚洲av色综合|91制片厂李琼下载|9277仙踪林果冻传媒|国产91色在线,免费,精品久久久香蕉免费精品视频,全网吃瓜在线,i社3d漫画酒店猎杀小萝莉2

電腦版
您的位置: 長樂新聞網(wǎng) >> 人文概況 >> 正文

一個家族的二百年海戰(zhàn)史

http://www.duobangwang.com  2013-04-17 09:49:23   來源:福州晚報  【字號

  長樂市航城街道琴江滿族自治村,走出了一個七代海軍的名門世家。七代海軍中出了四代三江口水師旗營領導人,參加了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所有反侵略戰(zhàn)爭。代表人物為清朝三江口水師旗營佐領黃中極、黃懷仁、黃禹門、黃恩祿,還有民國海軍名艦長出身的中國海商法奠基人黃廷樞。

  1黃家第三代海軍、三江口水師旗營佐領,捷勝營統(tǒng)帶——黃恩祿

  2.黃家第七代海軍、名艦長出身的中國海商法奠基人——黃廷樞

  3.三江口水師旗營作戰(zhàn)所用令旗

  第一代乾隆年間跨海戰(zhàn)“臺獨”

  黃家第一位海軍是黃中極。黃中極,字紫垣,佐領,四品,正黃旗人。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也就是1786年11月,臺灣天地會首領林爽文發(fā)動反清叛亂,打出“大順”旗號,意在脫離清廷而獨立,一下子連克十多個縣。臺灣駐軍束手無策,就向北京求援。乾隆皇帝下令福州的滿洲八旗負責剿平,福州將軍兼總督常青于1787年春赴臺主持“剿匪”,但仍不見效。到5月,時任福州將軍垣瑞率領福州、洋嶼滿漢旗兵765名,乘“為”字趕繒船到臺灣。當時,三江口水師旗營由佐領黃中極和防御周朝標,以及驍騎校黃懷仁、劉永溥、宋世雄等人,率領174名水兵,奉命跨海前往臺灣平亂。戰(zhàn)斗進行得非常殘酷,在黃中極率領下,水師旗兵奮勇殺敵,終于平亂,率軍班師回營。黃中極為此獲一等軍功。

  第二代保衛(wèi)閩臺兩地征戰(zhàn)

  黃家第二代全在三江口水師旗營從軍,其中以黃中極長子黃懷仁為代表。

  黃懷仁:先戰(zhàn)臺獨再戰(zhàn)海盜

  黃懷仁,號和珍,黃中極長子,先任驍騎校,后升任佐領。

  乾隆五十一年,時任驍騎校的黃懷仁,隨父親赴臺參加平定林爽文之役,以軍功,由驍騎校升右翼佐領。

  嘉慶三年,即1798年,福建同安籍海盜蔡牽在東南沿海聚集許多人、船,四處騷擾沿海居民,劫持過往商船,甚至幾次渡海攻占臺灣淡水、鳳山,清軍累年不克,給清王朝造成極大威脅。嘉慶六年(1801年),清廷派浙江水師提督李長庚調動閩浙兩省水師合力圍剿。黃懷仁率領三江口水師營旗兵和邱良功、王得祿率領的綠營水師一起,與蔡牽大戰(zhàn)于東南沿海,終于在嘉慶十二年取得黑水洋決戰(zhàn)的勝利。緊接著,嘉慶十四年九月,600名水師兵士在浙江沿海圍攻蔡牽殘部,蔡牽敗死于浙江洋面,東南沿海恢復了安寧。

  黃暄:海上炮兵深山發(fā)威

  黃暄,黃中極侄兒,黃懷仁堂兄,三江口水師旗營炮兵,跟隨黃中極赴臺平定臺灣林爽文叛亂。

  黃中極率三江口水師旗營,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月達到臺灣。在攻取諸羅時,又被圍攻于深山。水兵本不擅長山地作戰(zhàn),加上當時外援隔絕,處境非常危急。眼看包圍的敵人就要撲上來了,黃暄絕境中非常冷靜,三次沉著發(fā)炮均準確地擊中敵營,敵人四散,我軍絕處逢生。

  戰(zhàn)后,黃暄獲賞外委百總委牌。

  第三代護閩筑起“海疆長城”

  黃禹門,黃中極孫子,黃懷仁侄兒。三江口水師旗營佐領,署協(xié)領。統(tǒng)領保題營,奉旨以游擊用。

  讓黃禹門名載青史的是他在鴉片戰(zhàn)爭中的作為——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黃禹門調任福州駐防軍,統(tǒng)領保題營,率軍駐扎閩安。一到任,黃懷仁就組織加修工事,調兵遣將,做了嚴密部署,還不分晝夜巡視各哨。他與士兵同甘共苦,士卒“無不樂為盡力”。黃禹門帶兵剛柔相濟。有一回,某軍官違反軍規(guī),他引典重罰,整頓了軍紀,也增強了軍隊戰(zhàn)斗力。當時英軍攻廈門不下,沿江北上尋覓我防衛(wèi)薄弱環(huán)節(jié)下手,原準備從閩江口進攻福州,轉至閩江口,見我戒備森嚴,嚴陣以待,便不敢造次,轉而進犯浙江定海,福建省因此免受戰(zhàn)爭不幸。史書上謂其為“海疆長城”。

  第四代兄弟先后皆任佐領

  琴江黃家在第四代出了不少亦文亦武的海軍杰出人才,其中以黃恩祿、黃恩浩、黃恩深等最為著名。

  黃恩祿:統(tǒng)率捷勝營屢創(chuàng)法艦

  黃恩祿,字彝卿,黃中極曾孫,三江口水師旗營佐領,捷勝營統(tǒng)帶,協(xié)領銜,三品。

  黃恩祿自小學習水務、騎射、駕船、發(fā)炮皆技高眾人,深得將軍與總督賞識。同治年間,臺灣鬧糧荒,黃恩祿負責采辦津米有功,蒙將軍文保奏,奉準賞戴藍翎。光緒三年,三江口水師旗營協(xié)領榮貴病逝后,總督委任他暫帶協(xié)領事務。黃恩祿曾兩次出任廈門海關委員。

  光緒九年福州將軍視察三江口水師旗營,是這樣寫黃恩祿所帶的這支部隊的:“往三江口洋嶼地方查閱水師旗營官兵,馬步射騎均屬中平,槍炮中靶者多,排列陣式跳舞刀牌及水操爬桅中對械亦尚敏捷。”當時,黃恩祿雖然年逾六十五歲,但是福州將軍還是希望他留任。將軍在給光緒皇帝的奏折中寫到:“黃恩祿年逾六十五歲,經(jīng)奴才等詳加考驗,其步射均屬可觀,辦事當差各皆勤慎,實系年齡雖老精力未衰堪留任。”

  1884年馬江海戰(zhàn)前,福州將軍穆圖善駐守閩安,調三江口水師右翼100余人與其它旗兵組成“捷勝營”(又稱凱字營),以黃恩祿為統(tǒng)帶,駐守長門后塘寨(又稱下塘寨)。戰(zhàn)前,欽差大臣張佩倫不準先行開炮,否則“雖勝亦斬”。黃恩祿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說動穆圖善同意“見敵艦即盡力攻擊”。25日,法艦檢加厘松尼埃號欲闖入港,黃恩祿立即下令向敵人開炮,重創(chuàng)敵艦。29日,法艦轟擊我長門炮臺,彈如雨下,黃恩祿率領官兵奮勇抗擊,這一仗打得十分激烈。戰(zhàn)后,黃恩祿以軍功賞戴花翎并加協(xié)領銜,升為三品。

  黃恩浩:退休知府重上前線

  黃恩浩,黃恩祿長兄,道光庚子恩科舉人,長期在江西當知縣。歷任建昌、鉛山、宜黃、臨川、南昌等縣知縣。同治三年,太平軍進犯撫州城,他募勇丁500人,建立威武軍,抗擊太平軍的進犯。事后,以保衛(wèi)撫州城之功擢升知府,且賞花翎,三品銜署撫州府知府。后授袁州府知府,充同治庚午科監(jiān)試官,密保循吏奉旨以道員交軍機處存記名。

  法國侵略者逼近馬江,退休在家的黃恩浩不顧年大,毅然隨弟弟黃恩祿駐守下塘寨,奮力參戰(zhàn)。后因作戰(zhàn)有功,也被賞戴花翎。

  黃恩深:水師營里官至佐領

  黃恩深,字錫庶,黃恩浩、黃恩祿胞弟。自幼讀私塾,成人后也入三江口水師旗營當兵,訓練刻苦,海、陸武藝皆高超。官至右冀佐領,最后原品休致。

  黃恩隆:由水兵而升延平守備

  黃恩隆,黃恩祿堂兄。成年后在三江口水師旗營當水兵,駕船、發(fā)炮本領頗高。在當兵訓練的同時,堅持文化學習,為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武舉人。后曾任延平右翼守備,都司。

  黃家在“恩”字輩,出了不少舉人,除了黃恩浩、黃恩隆外,還出了三位舉人。分別是:黃恩貴,清道光十七年丁酉漢舉人;黃恩榮,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舉人;黃恩眷,武舉。黃家舉人多,與黃中極、黃禹門文化水準高且得空就親自課讀子侄有直接關系。據(jù)《琴江志》介紹:黃中極、黃禹門“俱由佐領外郎出身。佐領外郎者,非素嫻珠算及優(yōu)于清文者不能勝任。”

  黃恩澤:驍騎校巡視海疆  黃恩澤,黃恩祿堂弟。自幼邊讀書邊練武,成人后直接進入水師旗營當兵,后升為驍騎校。

  第五代出了六位水兵舉人

  琴江黃家在第五代依舊出了不少海軍人才。其中,有一大特點,即一邊當兵一邊讀書趕考,過的是“兵讀”生活,也正是因此,這一代黃家出了六位舉人水兵。

  黃運昭,黃恩祿兒子,三江口水師營水兵。邊當水兵邊走科舉之路,終于中舉,以知府銜署永春州;黃運恒,字愫開,清同治九年庚午漢舉人;黃運昭,字子融,清同治十二年癸酉滿舉人;黃運乾,字子宜,清光緒二年丙子漢舉人;黃運亨,字子英,清光緒五年己卯漢舉人;黃運韶,字子美,清光緒二十年甲午漢舉人。中武舉的還有黃運暉。

  第六代既出進士又出船政學生

  三水兵中舉一人成進士

  幾代經(jīng)營下來,三江口水師旗營已經(jīng)是個出人才的地方,不斷有水兵從這里升到閩省其它地方當官。比如,琴江黃家第六代黃啟泰,本是三江口水師旗營水兵,因為表現(xiàn)優(yōu)異,被派往閩安鎮(zhèn)當把總。

  另外,這一代黃家依舊出了不少舉人水兵。黃曾冕,字冠丞,清光緒十一年乙酉漢舉人;黃曾益,字佑蒼,清光緒十一年乙酉漢舉人;黃曾源,清光緒十四年戊子漢舉人。就是這位黃曾源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賜進士第。黃曾同:水師營里當防御

  黃曾同,是黃家在這一代留在三江口水師旗營從軍者中官當?shù)米畲蟮摹K麖乃銎穑徊揭粋€腳印,逐級升遷,從領催升驍騎校,再升防御。

  黃曾溶:黃家第一位船政學堂畢業(yè)生

  最值得提一筆的是,這一代黃家出了第一個海軍高等學院畢業(yè)生--黃曾溶。黃曾溶,光緒三十一年(1906年12月)畢業(yè)于船政前學堂制造第六屆畢業(yè)生,他標志著黃家開始棄科舉和學習經(jīng)世之學。

  第七代最著名的當數(shù)黃廷樞

  琴江黃家第七代出的水兵最多。主要是因為清朝被推翻了,旗營也裁減了。當時旗營有官兵800人,連同家眷2000余人,一下沒有了生活來源。多虧當時還有不少琴江子弟在軍艦上任艦長、副艦長,旗營青壯年多投奔了當艦長的琴江老鄉(xiāng)。如,當時任艦長的許建廷一次就收了十幾個無業(yè)老鄉(xiāng),讓他們在艦上當水兵、炮手、纜兵和炊事兵。

  黃家這一代最著名的當屬黃廷樞。

  黃廷樞,黃恩祿曾孫。1931年3月從福州海軍學校第二屆航海班畢業(yè)后,歷任“應瑞”、“通濟”、“大同”、“逸仙”、“湖鵬”等艦二副、副艦長等職。1936年7月被選派赴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留學,次年7月由英國轉赴德國潛艇制造廠深造。1939年回國參加抗戰(zhàn),曾任海軍長江布雷總隊中隊長、大隊長等職,帶領布雷隊官兵冒著生命危險布雷,炸掉了不少日寇軍艦。在布雷游擊戰(zhàn)中,他還和當時在新四軍當軍長的陳毅結下了深厚的友情。離別時,陳毅曾將自己心愛的一把左輪手槍和佩劍送給黃廷樞。1945年黃廷樞出任“建康”少校艦長,后因拒絕參加反共內戰(zhàn),被囚于南京。1953年受聘于大連海事大學教授,任院務會員、航海系主任、海商法碩士生導師,是我國海商法的奠基人,為中國《海商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外交部法律顧問、交通部高校與海軍院校高級職稱評委,曾長期擔任中國海運界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和遼寧省政協(xié)委員、大連市政協(xié)常委、民盟大連市委秘書長等職,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

  黃廷樞的獨子黃海,現(xiàn)也在大連海事大學航海基地海上訓練中心任教,依舊延續(xù)著黃廷樞家族船政門風。

  (記者 劉琳 通訊員史 玄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