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1月20日,松下港碼頭人頭攢動,長嶼島上出外幸苦打拼的住民拎著大包小包的年貨紛紛趕到碼頭,希望盡快買到當(dāng)天回家的渡輪票。
碼頭上還有這么一批人,他們頭戴安全帽,身穿深藍色的國網(wǎng)工作服,一個個也是大包小包地拎著,但他們拎的不是過年的年貨,而是去島上開展春節(jié)保電工作用的工器具。
“今天天氣雖然冷點,風(fēng)大些,今天出海應(yīng)該問題不大。”我不禁對身邊帶隊的江田所支部副書記陳琦說道。
“小盧,別看碼頭這里浪不大,一會出了海,讓你感受感受什么叫大海的‘愛’。”說話間,他從口袋里摸出了一雙棉手套對我說“來,先戴上,我們一會坐漁船過去,這漁船可不比渡輪,海上浪大的時候站立都很困難。”
“上船了,上船了”不一會,船老大直沖我們喊道。
隨著船逐漸駛離碼頭,原來碼頭上看似平靜無奇的海面也開始涌動起來。小船拍打海浪形成的浪花夾雜著刺骨的寒風(fēng)撲面而來,冷得讓我直哆嗦。隨著漁船越開越遠,海上的浪也越來越大,大的時候高低浪落差將近3米,著實讓我體驗到了什么叫大海的“愛”。
經(jīng)過近一小時的顛簸,當(dāng)漁船到達長嶼島碼頭,雙腳剛踏上岸,一陣天旋地轉(zhuǎn),暈暈呼呼,感覺眼前的一切都還在搖罷,過了3、5分鐘,定下神來后,再看看其它同行的伙伴,他們早已手提、肩扛好各類設(shè)備器材準(zhǔn)備上島了。
“你們不暈嗎?”我問道。
“習(xí)慣就好,我們經(jīng)常來,今天這點風(fēng)浪對我們來說不算什么。”運檢部小裴答道。
由于島上交通十分不便,所有往來島上的貨物只能靠人工搬運,在駐島電工的幫助下,陳琦將隊伍分成了兩路,一路對島上的配電房、發(fā)電機、低壓線路、智能電表等設(shè)備進行巡視。一路對島上的箱式變設(shè)備進行檢查消缺。“島上海風(fēng)犀利,桿上作業(y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險帶、二保都必須綁牢,不能急。”陳琪再次強調(diào)了安全防護工作。隨后,工作人員沿著島上崎嶇蜿蜒的小路逐根電桿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線路破損隱患立即進行絕緣包扎,增強線路耐磨能力;對腐蝕受損的金具進行更換,兩個多小時共對4處線路隱患,12處金具進行消缺處理。
工作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快,這不,到了飯點上了,看看手機時間已接近中午12點半,此時,兩路保電人員匯集到了島上一處避風(fēng)處,饑腸轆轆的我們簡單地吃了隨身帶的面包和礦泉水,清點了剩余物料,再次分配了下午的工作,又各自忙開了。
“線路部分完成了,該對位于村部的配電房和發(fā)電機房進行巡查了,前兩周我上來看過,發(fā)電機試發(fā)電,運行正常,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今天還是要去看看,必竟要過年了,絕對不能出什么岔子。”陳琦說道。
“你們工作真是細心,上次不是剛來巡查過嗎,怎么又來了。”住在村部邊上的張大爺說道。“是呀,這不春節(jié)了嗎,我們今天在島上再巡查一下,你們過年開心用好電,我們也安心呀!”陳琦笑著答道。
傍晚16時許,不知道是天氣的原因還是海島的夜晚本來就來得早,只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保電人員頂著凌厲的海風(fēng)完成了一天的巡視消缺工作來到了碼頭,只見船老大遠遠地就招呼起了我們:“快來,幸苦了,船上有熱水,杯子也有,你們上來后都喝幾口,先暖暖身子。逢年過節(jié)的都能見到你們,有你們在,我們島上用電一定不愁。”
傍晚的海風(fēng)變得更加寒冷刺骨,看著大家伙一個個接過船老大送來的開水,如獲至寶似地捧在手心,回去的這趟顛簸行程也似乎變得輕松了許多。
(通訊員 盧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