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鞍墻內,古樸的小院綠意掩映。戴著瓜皮帽和金絲眼鏡的“嚴復”大步流星地從觀眾坐席間穿過,和“沈葆楨”“郭嵩燾”探討救國之策。
1月6日上午,《筆醒山河》嚴復主題沉浸式戲劇(閩劇)在福建福州鼓樓區(qū)三坊七巷福州市嚴復翰墨館內舉行。本次演出是該劇的全國首演,進行了同步直播,吸引線上線下超10萬名群眾觀看。
“我們希望用沉浸式戲劇表演,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隔閡,在短短半個小時內把嚴復一生最主要的貢獻展現(xiàn)出來,讓嚴復的偉大思想和現(xiàn)代人熱絡起來。”福州市嚴復翰墨館館長鄭志宇說。
劇中,“嚴復”在與船政大臣“沈葆楨”、首任駐英公使“郭嵩燾”等人的交流中,通過甲午海戰(zhàn)這一歷史轉折點,感悟到國家正處在危亡關頭,從而痛定思痛,以筆為劍,翻譯《天演論》、創(chuàng)辦《國聞報》、宣傳變法維新,激勵國人團結一致,救亡圖存。
“這部劇是受鼓樓區(qū)邀請,專門為嚴復誕辰170周年創(chuàng)作的,融合了話劇和戲曲的表現(xiàn)手段,啟用的全部是90后、00后青年演員。未來,我們將致力于把更多福州名人志士搬上戲劇舞臺。”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院長周虹表示。
“我之前去過馬尾船政學堂,今天看過嚴復主題沉浸式演出后,印象更深了。”在榕創(chuàng)業(yè)臺青代表魏文和夫人、孩子一起觀看了線下演出后說,“我覺得收獲很多,也希望讓孩子多學習一下中國近代史。”
值得關注的是,《筆醒山河》嚴復主題沉浸式戲劇的主題曲《天演論》,是近日發(fā)布的福建原創(chuàng)組歌《三坊七巷》的其中一首。(黃東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