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高考剛剛結束,高考考生注意了,這幾種東西千萬不能發(fā)朋友圈!
①高考準考證
②個人身份證
③考生號及密碼
④志愿填報表
⑤成績單
⑥成績查詢頁面截圖
⑦個人錄取通知書
如果個人信息被別有用心的人從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臺獲取到,可能會被利用實施精準詐騙!
6月7日,公安部刑偵局發(fā)布提醒,考生和家長要注意以下騙局:①“提前查分”騙局;②“補錄名額、內(nèi)部指標”騙局;③“補助金”騙局;④“填報志愿指導”騙局;⑤“偽造錄取通知書”騙局。
騙子有了新套路!不少人收到短信
6月9日,浙江桐鄉(xiāng)警方發(fā)布一則緊急預警。
文中稱,近日,有群眾反映,自己收到了【省教育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辦】發(fā)來的短信。短信中稱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回放錄像中,監(jiān)控顯示其有【疑似作弊】行為,要求其撥打省教育廳招生辦的電話。
對此,桐鄉(xiāng)警方提醒:這是典型的短信詐騙!
請各位高考生及家長注意,凡是收到招生辦的電話或是短信,稱考生存在作弊行為的,請第一時間和就讀學校聯(lián)系,確認信息的真實性!
請勿盲目相信,尤其是要求繳納費用刪除作弊視頻、繳納保證金或是將錢轉到安全賬戶的,均為詐騙!
另據(jù)微信公號“廈門招考”消息,對于高考考生收到的類似短信,市教育招考中心回應稱,高考作弊違規(guī)行為,不會用短信、電話、鏈接等非正式渠道通知。
此外,考試錄像回放審看現(xiàn)在也還未開始。如果高考中有作弊違規(guī)行為,會在高考結束后,經(jīng)過多方核實通過文件形式下發(fā)。
誤信高考加分 家長被騙百萬元
就在幾天前,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披露的另一則高考詐騙案件,也引發(fā)關注。
“向?qū)W校捐款可以獎勵加分”“送禮問候拉近校方關系”……被告人周某通過偽造微信聊天記錄、教育部招生審批表等文件,制造學生被浙江大學錄取的假象,騙取該學生家長130余萬元。
瑞安市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周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構成詐騙罪,依法判處被告人周某有期徒刑八年九個月,并處罰金9萬元。
高考既要金榜題名,也要火眼金睛!提高警惕,謹防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