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孩子們:
你們想我嗎?
我們就要復學了,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你們是迷戀過往,還是憧憬未來?而我,最急切的,想看到你們那一張張青春的面容和一雙雙含笑的眼睛。
這個寒假,一定是我們親歷過的最長的寒假,也是我們見識過最豐富多彩的寒假。我們聽聞了最慘痛的生離死別,我們感受了眾志成城的堅守力量,我們領略了逆行而上的英雄氣概,我們也讀到了最深廣的愛與憂傷。你們又做了些什么呢?
好吧,我們都不要糾結了。我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五月,時間剛好,我們將回到美麗的校園,先與草樹打個招呼,與花蝶照面微笑,與老師同學問一聲好,或者點點頭,擺擺手,表示我們看見了,我們又成為幸福的一家人。
我們要快速地回到各自的位置,篤定最初的認真,專心地學習,痛快地游玩。
此刻,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話:吾十有五而志于學。這里的“學”,是孔子的信仰,是大道。到了15歲,孔子已經有了較為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學習歷程。他開始明確自己的理想,追求大學之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孔子的學,也為后世子孫指明了方向,多少儒生后學,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大道。當今社會,依然有許多振奮人心的精神信條,將引領中華民族的億萬兒女驕傲前行。當前,雖然我們還沒有膽氣大聲地說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再立志:為自我臻至善。
少年也好,中年也罷,我們都要存于心,踐于行。
前一段時間,我們在網課上知道了詩人臧克家。我在這里再提及他的一段往事。1930年,他報考國立青島大學,寫的作文《生活雜感》只有三句話:“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邊的苦海!”主考官聞一多反復吟誦,拍案叫絕,破格錄取了他。這告訴我們,也許我們現在的理想只是朦朦朧朧,而追求的過程卻要實實在在。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要和大家一起承諾:以執(zhí)著為車,奔馳狂野;以情懷為舟,暢游江湖;以微笑為翼,翱翔長空。
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我們要在千山萬水之中跋涉,要在每一個生人門口敲叩,也許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內殿。我相信,有一天,我們的眼睛會變得更加深情,舒心地望著前方,自言一句:“你原來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