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新聞網(wǎng)1月2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文 石美祥/攝)為保護“福州藍”,許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放棄私家車,選擇地鐵、公交、步行等低碳方式出行,為保護“福州藍”貢獻力量。
“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不開私家車上班,而是選擇乘公交車、騎自行車出行。”市民吳先生近日向記者提供線索。
前日7時許,記者在東部辦公區(qū)看到,每輛在停靠點的公交車幾乎都是滿員,下車的人一邊打招呼,一邊走向辦公室,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福州藍’已經(jīng)成為一張‘金名片’,作為市民我有義務保護好它。”在市衛(wèi)計委工作的張先玲說,身邊的許多朋友都以各種方式保護“福州藍”,感受最明顯的就是,包括她在內(nèi)的很多人都不再開私家車上班了,“之前開私家車上班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可遇到早高峰或晚高峰路面擁堵的時候,不僅時間耗費不少,心情也很煩躁。隨著到東部辦公區(qū)公交線路的完善,選擇公交車出行不僅更便捷,在車上還可以和同事聊天,不一會兒就到目的地了。”
同時,騎自行車、步行也成為不少市民出行的選擇。在六一北路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的趙育賢對記者說,相比私家車和公交車,騎自行車或步行上下班更能領略福州的美景,感受福州的變化。“藍天、白云、綠樹、鳥鳴……福州變得越來越美。只要不趕時間,你會情不自禁越走越慢。”他說,平時只要不趕著談業(yè)務,他都是騎自行車或步行上下班。
地鐵一號線開通后,不少市民也選擇搭乘地鐵出行。“地鐵開通后,我每天至少能多睡20分鐘。”家住鼓樓的馬靜,以前每天開私家車去倉山區(qū)上班,至少需要40分鐘,現(xiàn)在選擇乘坐地鐵,再也不擔心堵車和遲到了。對此,在晉安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上班的張莉也深有同感,她也選擇搭乘地鐵上下班,“路面上的車少了,福州的天就更藍了”。
前日,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不少人表示,隨著城市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完善和城市面貌的變化,為保護“福州藍”、減少碳排放,放棄私家車越來越成為一種流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