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動儀式
海峽兩岸吳氏宗親族譜和祠堂對接
海峽兩岸吳氏宗親代表互贈禮品
長樂新聞網訊 由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吳氏委員會主辦,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吳氏委員會長樂市分會承辦,2015首屆海峽兩岸吳文化節(jié)暨第二屆海峽兩岸吳氏宗親懇親大會、第三屆海峽兩岸吳文化論壇,于12月16—18日在福建省長樂市隆重舉行。
國務院原副總理吳桂賢,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全國政協(xié)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副主任、香港福建社團聯(lián)會主席吳良好為大會專門題贈墨寶和發(fā)來賀信,以表示熱烈祝賀此次大會的順利召開。
吳姓是中國人口數量最多的十大姓氏之一,全國有2460多萬人,全世界共有4000多萬人,吳氏開姓始祖吳泰伯,系周太王長子,為了讓位給幼弟季歷,攜弟仲雍奔荊蠻地江蘇無錫梅里,建國自號勾吳。孔子贊嘆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司馬遷在編纂《史記》時,把吳泰伯列為“世家第一”。“吳文化”又由吳姓文化、吳地文化和吳國文化組成。所以說中國以姓氏命名為文化的只有吳姓,以姓氏命名為文化節(jié)的也只有吳姓,曰“吳文化節(jié)”。吳氏祖籍地江蘇省無錫市從2006年舉辦第一屆吳文化節(jié)以來,至今沒有間斷過。因其文化內涵豐富,祭祖場面宏偉,活動內容廣泛,參與人數眾多,產生影響深遠,而被評定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文化節(jié)”之一。據了解,福建省吳姓人口有265多萬人,吳姓在我省所有姓氏排名中列第五位。福建省吳氏入閩始祖有十九支,尤其吳氏在福州地區(qū)是大姓,又是古老的姓。臺灣吳姓大部分都是從福建遷移到臺灣,所以臺灣80%以上的吳氏宗親祖籍地在福建。臺灣地區(qū)知名人物吳伯雄、吳敦義祖籍地分別在福建永定和漳浦。
據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吳氏委員會秘書長吳振宇介紹,此次活動以“弘揚至德精神,促進兩岸和諧”為主題,為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qū)建設機制活、產業(yè)優(yōu)、百姓富、生態(tài)美的新福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大力宣傳長樂,讓海內外更加深入了解長樂。也是維系海峽兩岸吳氏血緣、情系海峽兩岸吳氏宗誼的重要紐帶。舉辦2015首屆海峽兩岸吳文化節(jié)暨第二屆海峽兩岸吳氏宗親懇親大會、第三屆海峽兩岸吳文化論壇活動,共同探討吳文化,對于海峽兩岸共同研究吳文化和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按照前年在漳州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吳文化論壇和去年在石獅舉辦首屆海峽兩岸吳氏宗親懇親大會慣例和創(chuàng)新的思維并體現(xiàn)長樂的特色,吳文化節(jié)的主要內容包括:舉行隆重的2015首屆海峽兩岸吳文化節(jié)開幕儀式和發(fā)行《吳氏一家親》會歌;海峽兩岸互贈禮品、簽約合作、族譜宗祠對接;表彰“海峽兩岸吳文化研究貢獻人物和先進單位、書畫獎、論文獎”;舉辦第二屆海峽兩岸吳氏宗親懇親大會、第三屆海峽兩岸吳文化論壇、第三屆海峽兩岸吳氏書畫和族譜聯(lián)展、吳氏企業(yè)產品展示;以“弘揚至德精神,促進兩岸和諧”為主題舉行專場文藝晚會;參觀考察吳氏企業(yè)和旅游、2016年第二屆海峽兩岸吳文化節(jié)暨第三屆海峽兩岸吳氏宗親懇親大會、第四屆海峽兩岸吳文化論壇旗幟交接儀式等活動。
此次活動邀請了世界各地100多個吳氏宗親代表團約1500人參會,其中港澳臺地區(qū)吳氏宗親代表300多人。
(記者 段玲 林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