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樂新聞網(wǎng)訊 2月3日, “為了萬家團圓”尋親活動在閩侯祥謙鎮(zhèn)人民政府二樓會議廳舉行。
春節(jié)臨近,當(dāng)大家都沉浸在合家團圓的幸福中時,他們卻在細雨紛飛的寒冬中尋找一種期待和盼望。
許多“長樂仔”“閩侯仔”以及他們生父母紛紛來到會議廳,尋找親情與血緣的團聚。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許多女孩因種種原因很小就被送到莆田,如今她們大多成家立業(yè)。
尋遍天涯 腳總比路長
鄭秀英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她現(xiàn)在已是“奶奶”級別了,有三個可愛的孫兒,丈夫和兒女對她都十分好,更對她的尋親之路給予了很大的支持。至從18歲結(jié)婚以來一直在尋親,足跡踏遍了長樂的18個鄉(xiāng)鎮(zhèn),對長樂的道路十分熟悉。夫婦倆幾十年來一個一個大隊詢問,挨家挨戶的打探。這次尋親活動兒子還親自陪同前往。
她說生父母在她小時候曾給她寫過一封信,后來便杳無音信。自己多次按這地址回信都石沉大海。“不管路多難走,我一定要找到媽媽!”
骨肉分離 尋親念斷腸
“我是89年農(nóng)歷三月份出生的,養(yǎng)父母告訴我,抱養(yǎng)時她身上的臍帶還沒斷,裹在身上的衣服更是破爛不堪,身上也沒有什么可證明身份的物品。去年國慶得知長樂這邊有尋親活動,便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平臺找到我的親生父母,完成我的心愿。長樂、閩侯、莆田舉行的尋親活動我都有參加。”
像她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并且?guī)资赀^去了,沒有具體姓名和地址,這樣找人無異于大海撈針。人世間最割舍不斷的就是骨肉之情,血濃于水。尋親路雖坎坷,卻難以割舍。
蒼蒼父母 誰解其心酸
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雙手舉著一張“尋親”大紅紙。“女兒,你在哪里?爸爸媽媽好想你!”老人叫陳玉清,她說女兒是1985年農(nóng)歷十月十二日出生,被抱走時裹著大紅花襁褓。在尋親父母的人潮中,這種尋親啟事也并不少見。
“想想我的女兒也該是個大姑娘了,也該成家了吧。日子過得幸福嗎?只是想知道女兒的工作情況和人生歸宿,和以前一樣并不想打擾他們的生活。但我一直要堅持找下去的,因為如果不找到親人,我將一輩子都不會心安。”
說這話時語年邁的陳玉清臉上又多了幾分沉重。
濃濃愛意 成就尋親路
為了增加尋親的準(zhǔn)確度,尋親組織還和福州的一家鑒定所合作,邀請鑒定所的工作人員到場采集DNA進行比對,為尋親者帶來了不少便利。還建立尋親志愿者隊伍和長樂熱線的網(wǎng)站、Q群為其義務(wù)服務(wù),使得很多養(yǎng)女在與親生父母相認(rèn)的時候增加了很多便利和準(zhǔn)確性。由尋親愛心組組織的“為了萬家團圓”尋親活動還將繼續(xù)舉辦下去。不管最終能不能找到親人,我們希望對這些伸出援手的好人說聲“好人一生平安” !
(記者 陳勛)